全面研判經濟形勢 劉鶴馬不停蹄率隊調研西部
據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7月5日消息,7月4日至5日,中央財辦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率中央財辦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調研組來川調研,并分別主持召開政府相關部門座談會和部分企業負責人座談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這是劉鶴完成在上海的第28次“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以及浙江的調研后,10天內展開的第3場地方調研。
同時,亦是劉鶴就任中財辦主任后首次召集西部企業家座談。
關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四川省調研期間,劉鶴聽取了來自地方發改委、財政、人行等相關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對于經濟運行的情況匯報,并對“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意見和建議”。
同時,劉鶴不僅和當地官員交流供給側改革的意見,亦重視和當地企業家交談,聽取身處經濟一線的企業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一位參會企業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此次座談會“氣氛很熱烈,企業家提出的問題都很尖銳,但劉鶴和大家交換意見時的態度很坦誠,并對問題進行了回應和記錄”。
根據官方消息,此次參加座談會的企業性質包括外資企業、國資控股企業和民營企業,從類型看,涵蓋了農牧企業、房地產企業、大數據企業、科技創新企業。
具體而言,有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新希望 集團有限公司、藍光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都 硅寶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數之聯科技公司、四川省機場集團公司。
此次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唯一受邀參加座談會的外資企業,或是源于該公司于2013年在成都設立了“中國創新中心”,并下設了“智能響應中心”和“生命科學卓越中心實驗室”。而這與此次劉鶴四川調研的一個目的——考察地方新興產業培育情況有關。
另一家參加座談會的 四川長虹 ,則涉及劉鶴長期關注的另一個話題:國企改革。四川長虹是四川省首批國企改革的試點企業,分析人士指出,四川長虹由于主營業務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因此其機制體制改革的成效,或將是西部國企改革的一個范本。
而2015年9月,劉鶴在召開《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的專題會議中就表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要支持地方從實際出發大膽探索,及時總結推廣地方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的經驗。”
上述企業負責人在和劉鶴的交流中,介紹了本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情況、轉型升級和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亦對宏觀經濟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
重視“企業家精神”
此前,劉鶴在浙江的調研中,召集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等地8家企業負責人探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情況。
分析人士指出,這兩次調研,通過對東部企業家和西部企業家的交流,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目前中國經濟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面臨的實際狀況。
這也體現了劉鶴對于“企業家精神”的一貫重視。事實上,從劉鶴在過去的多個場合,均提及了發揮企業家精神對于提振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執行院長霍偉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四川省是西部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同時亦是內陸老工業基地。劉鶴對四川的考察,不僅表明了中央對于四川省經濟發展的重視,亦希望通過此次調研了解四川省在軍民融合、國企改革等方面的進展,“四川有可能在這些方面成為全國改革的范本”。
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而言,在劉鶴考察期間,四川省出臺了該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并表示將在鋼鐵減產、房地產調結構等多方面入手。
對此,霍偉東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動力來自創新,重點在于要形成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
同時,分析人士稱,劉鶴馬不停蹄的在上海、浙江、四川召開三場調研,也反映了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研判非常審慎,希望全面摸底經濟形勢。
由于近期上半年宏觀數據將陸續發布,劉鶴本輪調研或將為中央下半年經濟調控的決策提供決策參考。
21世紀經濟報道 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