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王石另一面:曾得朱镕基賞識 拒絕薄熙來邀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113
      核心提示:王石:為了各方利益 萬科一直在妥協  雖然王石早就在自傳中講述了自己的創業史,可各界對此仍有不少猜測,有傳聞稱“紅二代”

       
             王石:為了各方利益 萬科一直在妥協

        雖然王石早就在自傳中講述了自己的創業史,可各界對此仍有不少猜測,有傳聞稱“紅二代”出身的他,憑借擔任省部級高官的岳父才有了后來的成就。真相究竟如何?

        這兩天,萬科股權之爭硝煙彌漫,王石的命運走向穩居各大財經板塊的頭條新聞。作為全球最大房地產商的創始人,被稱為地產“教父”的王石從來不缺乏關注,他自己更是屢屢“制造”話題,辭任萬科總經理、海外游學、過了天命之年登珠峰、婚變等。

        “政事兒”注意到,雖然王石早就在自傳中講述了自己的創業史,可各界對此仍有不少猜測,有傳聞稱“紅二代”出身的他,憑借擔任省部級高官的岳父才有了后來的成就。真相究竟如何?王石有怎樣的政商觀,又有怎樣的政商關系?
        
      父親是紅軍,岳父曾任省委副書記

        有媒體如此報道王石的出身:其父王輝是王震三五九旅的下屬,后任柳州鐵路局局長;其前妻的父親王寧,曾經是王輝的戰友,建國后歷任廣東省公安廳廳長、廣東省委副書記兼省紀委書記、省顧委主任。

        “政事兒”注意到,王石接受采訪或在《道路與夢想》等自傳中,部分證實了上述信息。

        在《道路與夢想》書中,王石自述:“我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從軍隊轉業后在鄭州鐵路局工作”。

        2014年,王石接受采訪時自述:“要說家庭背景,我父親是紅軍,我也是紅二代啊,我(當時)岳父是省委副書記。但我要是真靠這個背景做,我有今天么?”“到今天很多人不認同我的真本事,認為我只不過是在當年創業的黃金年代因為膽大才成功了。兩年前才發現我有一個當高官的岳父,認為我是憑借這個關系才成功了。但為什么你們兩年前才知道呢,是因為我沒有把這個拿出來說事。”

        王寧已于2013年8月26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1歲。據當地媒體報道,在王寧追悼會上,王石站在家屬隊伍中,以女婿的身份送去了花圈,挽帶上寫著:“親愛的爸爸,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在《道路與夢想》一書中,王石還自述了成長經歷。

        雖然身為“紅二代”,可初中還沒畢業文革爆發了,1968年,王石應征入伍,成為空軍汽車三團的駕駛兵,從軍經歷使他意識到,個人的特立獨行同部隊強調的組織性紀律性并不相容。1973年復員回鄭州,他放棄開車的職業到鐵路一家工廠做鍋爐大修工,因為后者有機會選送上大學,一年后進入蘭州鐵路學院給排水專業學習,畢業后被分配到廣州鐵路局工程五段做技術員。

        王石通過參加招聘,于1980年進入廣東省外經委,做招商引資工作,一次接待廠商時他主動活躍氣氛,搶了主任、處長、科長的風頭,挨了批。他適應不了論資排輩的機關作風,在機關工作三年后辭職,1983年來到深圳。這之后就是很多人熟知的“玉米販子”生涯,王石在飼料生意中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行賄是我做事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底線”

        《道路與夢想》一書中,王石講了自己的第一次行賄經歷:飼料生意遭遇交通瓶頸,急需計劃外車皮,王石決定跟一個火車站貨運主任套近乎,買了兩條三五牌香煙。可這兩條煙沒送出去,王石在貨場里跟民工一起卸玉米時,這個貨運主任早就注意到了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想干一番事業,所以自愿幫幫他。

        “通過這件事,我悟出一個道理”,王石寫到:在商業社會里,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是買不來尊重和榮譽的。而貨運主任對我所訴求的正是后者。貨運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簡單:欣賞這位城市年輕人的做事態度和吃苦精神,愿意無償伸出援助之手,從支持行為中獲得精神的滿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業,為什么還要通過物質的訴求,直白地講,用行賄手法來獲取計劃外車皮呢?

        “政事兒”發現,此后,行賄成為王石的一個禁忌詞。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不行賄是我做事的一個基本原則和底線,我這么做,我的企業也這么做”。令他無奈的是,他的這個“不行賄”表態,屢被質疑。王石曾講述過兩則被質疑的小故事。

        第一,在云南的一個企業家論壇上,王石發言中講到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不行賄時,“有一位嘉賓,也是國內比較出名的企業家,他發表了一番言論,大意是,王石先生不行賄,我很佩服,但這只是個案,因為在中國倘若不行賄,將一事無成,比如我就曾行賄過。當時臺下300多位企業家掌聲雷鳴,而我在臺上多少有點尷尬。這給我的刺激非常大,似乎不行賄反而成了不光彩的事情,而行賄的倒成了英雄”。

        第二,大約2000年開始,王石每年會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一次企業倫理道德課,“第一次去講課,當我講到萬科不行賄的時候,講師說:\'王石先生你停一下\'。繼而問學生:\'相信王石先生不行賄的請舉手\'。結果舉手的不超過1/3,我相信這1/3中有的人還是給我面子才舉的手。這種情況持續了8年,2008年我經歷了萬科的\'捐款門\',我的信用、社會形象遭到了挑戰,再一次到光華管理學院講課的時候,那位講師--當時已經是教授了--他把我多年前第一次講課的錄像放了出來,又問:\'下面請相信王石先生不行賄的舉手。\'這一次舉手的人數超過一半,但還不是全部”。
        
      朱镕基曾想聘王石為不開工資的房地產顧問

        “政事兒”注意到,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曾想聘請王石當房地產顧問。王石在《道路與夢想》一書中講述了這段經歷。

        1997年11月的一天,王石接到通知: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來到了深圳,要聽取企業匯報,深圳市委安排了3家出口型企業,3家房地產企業,萬科是其中之一。“應該選擇朱總理感興趣的話題”;“有一個話題會引起朱總理的興趣:分稅制,這是朱镕基任副總理自1993年起力推的一項改革”,王石記述,匯報前,他做了精心準備,特意做了四張數據詳盡的表格,為準備這些表格,他甚至遲到了,走入會議室時,朱镕基和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謝飛、廣東省長盧瑞華、深圳市委書記厲有為都已就坐,3天前剃了光頭的他顯得格外扎眼。

        “總理只是三言兩語就PK了兩家深圳有影響力的企業”,王石寫到,前面兩個發言的企業負責人都被朱镕基問得卡了殼。他發言時,精心準備的分稅制內容果然引起了朱镕基的興趣。

        發言時限10分鐘,可王石講完10分鐘,并沒有被叫停,他就“放膽”談起對房地產前景的看法,還向朱镕基提問:“不知道朱總理怎么看住宅市場?”朱镕基反問:“如果取消福利房分配制,房地產行業能成為支柱產業嗎?”;“如果金融市場開放,房地產行業還不能成為支柱產業嗎?”王石接連回答了兩個“不能”。

        朱镕基再問:“消費信貸放開,還不行?”王石回答:“兩年內不行。”

        “我兩年內一定要把住宅行業促成支柱產業。”朱镕基說。這一回,王石回答:“既然總理說行,就一定能行。”全場笑聲。

        “你是房地產專家呀。我聘請你為我的房地產顧問。不過,是沒有工資的顧問哦。”朱镕基說。

        王石自述:我當場臉漲得通紅,一點沒有思想準備,說話有點結巴:“您不……給我發……工資,我也感到非常榮幸!”

        過了兩個月,建設部、國務院住房辦、國家體改委、土地總局等國務院有關部門來人,約王石去北京參加有關內部小范圍研討會。
        
      曾拒絕薄熙來邀請

        表態從不行賄的王石和萬科,是如何經營政商關系的呢?

        “政事兒”注意到,在論壇等場合,王石曾這樣講述“政商經”:萬科不擅長“關系”,關系分為朋友關系、權錢關系、酒肉關系。萬科把權錢關系和酒肉關系都拒絕了,只要你找到市場,不喝酒不行賄是很難,但不是想象中那么難。廉潔的官員,只要你抓住他需要的榮譽感,樹立品牌,成為當地政府的驕傲,也一樣可以立足于市場。

        可是如果遭遇不公平待遇怎么辦?

        王石稱:房地產有一個金科玉律:位置、位置,還是位置。但如果萬科拿不到好地,地不但不好還很貴,那怎么辦?那就研究市場,把偏遠的、不方便的地做好,讓消費者可以忽略交通上的不方便,可以忽略周邊不配套,但就是看中了你營造的環境。有人說,到了萬科一看小區外面的環境就不太想掏錢,但進了小區就改變主意,所以讓人掏了錢還不后悔,這就是功夫。

        “政事兒”發現,王石還曾多次談及薄熙來案。2013年7月,他曾經發布微博稱“檢討重慶事件”:在唱紅打黑期間,一大批重慶工商業者被強制關進牢房、沒收財產,生命尊嚴也失去了法律保護,甚至為被告辯護的律師亦被冤屈判刑入獄。我采取了不吭氣的態度。反思:是懦弱錯誤的行為。對違反法律,侵犯財產、侵犯生命的權力部門應該明確態度:不!

        據媒體報道:2013年8月,在一次主題為企業家生存環境的研討會上,王石發言時說,薄熙來任重慶市委書記時曾邀請他前去見面,他因不愿為“唱紅打黑”背書,便選擇了拒絕。后來反思這一過程,覺得并不明智。他認為,自己應該和他見面,告訴他存在不同的聲音。企業家不能避免引火燒身,沉默、躲是躲不過去。在這樣一種環境下,該說的話一定要說,只要讓自己的聲音成為時代洪流的一部分,才能安全。

        此后,從哈佛大學“轉學”到劍橋大學后,王石接受采訪時再度談及薄案,“企業家也是公民,也會關注公共的話題。比如,當我了解到薄熙來在重慶\'打黑\'期間很多違反法治原則的做法,對于企業家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我也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薄谷開來殺人、王立軍出逃,如果薄不出事,企業家能躲得過他嗎?對于違反法治的、我們認為是不對的事情,都不說話行嗎?應該表明一個態度”。
        
      新京報記者 王姝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