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暗訪百度外賣商戶:無證黑餐廳入駐 后廚趴著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9
      核心提示:  無招牌快餐網上月銷516份 藏身胡同平房漆黑廚房 店內不見營業執照 聯合執法責令該無證商家停止經營 專家建議第三方平臺加強

       

       

        無招牌快餐網上月銷516份 藏身胡同平房漆黑廚房 店內不見營業執照 聯合執法責令該無證商家停止經營 專家建議第三方平臺加強審核

         入駐百度外賣的“優糧生活(西單店)”,廚具上臟跡斑斑入駐百度外賣的“優糧生活(西單店)”,廚具上臟跡斑斑
        “優糧生活(西單店)”的櫥窗上也附著層層油漬“優糧生活(西單店)”的櫥窗上也附著層層油漬
        法制晚報訊(本報暗訪組) 網上訂餐平臺近年來持續火爆,其中,百度外賣號稱“只做有品質的外賣”。

        最近,《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百度外賣40多家在京入駐商戶,發現部分存在諸多問題:無營業執照、無餐飲許可證的黑餐廳暗藏西單附近,接入該平臺進行銷售;部分餐廳在APP上顯示的注冊地址實際上“查無此人”;還有的餐廳未按照法規要求在顯眼位置張貼餐飲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證。

        今天上午,西城金融街(9.600, -0.10, -1.03%)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無營業執照、無餐飲服務許可證,入駐百度外賣的商戶進行查處,責令其停止經營。

        3月起,北京出臺網絡經營管理辦法,規定未取得生產經營許可的個人不得通過互聯網銷售自制的食品。專家認為,快餐經營第三方平臺在審核入駐商家資質方面應該加強。

        
      暗訪 月銷516份外賣店 不見營業執照


        百度外賣APP顯示,一家名為“優糧生活(西單店)”的入駐商戶因為價格相對低廉,月售快餐達516份。

        比如熱銷菜品中,該商戶的土豆燒牛肉只需10.5元,干鍋有機菜花9元,鹵肉飯加一個鹵蛋才20元。

        記者隨后來到西城區新文化(25.470, 0.60, 2.41%)街10號,按照APP上留下的地址,“優糧生活(西單店)”就位于此地。然而,這里雖然有一家餐廳,從招牌上看是一個家常菜飯館,與“優糧生活”無任何關系。經向家常菜飯館詢問,記者得知,其與“優糧生活”無關。

        經過多次訂餐之后與送餐員交流,加上對送餐區域的走訪,記者在西長安街西單路口南的一處平房內,找到了優糧生活(西單店)的經營地點——振興巷胡同內一間沒有門牌號的平房內。

        與其他餐廳不同的是,該店大門處沒有任何與優糧生活(西單店)有關的標記,比如燈箱、牌匾等。

        5月上旬的一天上午10時許,距離午飯時間還早,振興巷的南北兩個胡同口就已經聚集了20多名送餐人員,其中就有穿紅色衣服的百度外賣送餐員。

        附近居民向法晚記者透露,“優糧生活(西單店)”所在的平房里沒有窗戶,但生意很好,中午時段頻繁有送餐員拎著快餐從這間房里走出來。但是大家從來沒有見過店家掛出招牌。

        經過一番工作,記者終于進入了這間平房。入口大門處,兩名百度外賣送餐員蹲在門口等待取餐。屋內,送餐員和店內服務員在忙著將做好的飯菜裝盒。

        記者進入房間查看之后發現,這間平房內確實沒有窗戶,戶型呈現“凸”字形,一進門的面積約有八九平方米,除了垃圾桶和水池外,其他地方堆滿了蔬菜和飯盒。突出的那部分區域是廚房。廚房也是黑乎乎的,沒有窗戶,沒有燈光里面什么都看不見。

        在外屋靠近西墻的貨架縫隙中,散落著兩塊展板,露出的部分能看出是“優糧”字樣。整個房屋查看一圈后,根本看不到任何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健康證的跡象。

        
      大雞排注冊地 是蟲草名酒店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于“優糧生活(西單店)”這種注冊地址與實際經營地址不一的百度外賣入駐商戶還有不少。

        一家名為“第1佳大雞排(阜成門店)”的入駐商戶,注冊地址為“阜外大街甲22號3-3號”。記者來到阜外大街,很快就找到了甲22號樓。

        此處為一處居民樓,一層含有部分商業網點。甲22號樓處在路口東南角,呈“L”形狀,但記者將臨街的店面和院內的一層都仔細看了一遍,卻沒有找到這家餐廳。

        附近居民表示,沒聽說過“甲22號樓3-3號”這個叫法。記者按相似度找到了“甲22-3”,發現是一家小型超市,店名為“蟲草名酒”,與“第1佳大雞排(阜成門店)”相差甚遠。

        還有一家名為“食阿哥便當”的入駐商戶,注冊地址為小南莊38樓北平房第三間。

        法晚記者來到了海淀區小南莊38號,發現這是一處老舊小區居民樓,北側是臨街商鋪,但都看不到“食阿哥便當”的蹤跡。院內居民聽說記者要找這樣的一家餐廳,相互打聽后回復記者說,都沒有聽說過“食阿哥便當”。

        記者在附近找到負責送餐的一位快遞師傅,他也表示沒有聽說過這家店。

        
      商務酒店內 藏有快餐店


        除了在注冊地址找不到百度外賣入駐商戶的情況,記者還發現一些店只模糊標注地址,卻也通過了百度外賣的審核。

        比如一家名為“拼豆夜宵”的入駐商戶,自稱是北京夜宵連鎖領導品牌,在北京全城有多家門店。記者查看發現,其根本沒有詳細注冊地址,在地址一欄只寫著“拼豆夜宵”。記者隨后點開了網上的評論一欄,部分訂餐用戶對飯菜本身也有負面評論:

        1391****524用戶5月8日15:28評論說,都很難吃,沒法下咽都扔了。

        1301****393用戶5月8日12:48留言說,意大利面,沒放鹽!

        1891****986用戶5月7日21:28調侃道,除了食物外,其他都特別好。

        此外,一家名為“拼豆火鍋”的餐廳,地址一欄也只寫了“拼豆火鍋”,并無其他任何信息。

        同時,還有一家名為“愛尚吾餐(二七劇場東里店)”的商家在百度外賣上的注冊地址為二七劇場路東里新15號。

        記者來到二七劇場路,發現該地址實際上是一家商務酒店,名字也不叫“愛尚吾餐”。

        酒店工作人員表示,“愛尚吾餐”餐廳設在酒店內部餐廳里,此前還在酒店外墻張貼了招牌,只是現在不見了。

        至于“愛尚吾餐”的營業執照是否與酒店一致,他表示不清楚。

        
      后廚趴著狗 店內未見健康證


        除了存在黑餐廳、注冊地址“查無此人”外,記者還發現部分百度外賣入駐商戶加工衛生環境堪憂。

        在金融街附近,通過百度外賣APP,記者搜到了一家名為“楊氏·私家小廚”的餐廳。網上的圖片和菜單顯示,這是一家主營快餐和下午茶的餐廳,菜品的照片非常精美,很是干凈。

        按照商家留下的地址,法晚記者很快在西城區民康胡同17號找到了這家餐廳。餐廳的招牌叫“楊氏釜味屋”,整個牌匾是用噴涂的廣告拼接起來的,外墻上用紅色膠布粘了一個“17號”。

        前廳不大,不足20米,只擺放了一張桌子,兩名員工都在看著電腦和手機。一名女子是廚師,加工環境和加工過程還算干凈,看不出其他問題。而記者準備離開時,卻發現后廚的后門是敞開的,后門外躺著一條狗。餐廳內張貼了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但并沒有見到員工健康證。

        按照APP上留下的地址,記者在西城區西四南大街38號的一家麻辣燙店內看到,商家只懸掛了營業執照。客人自選麻辣燙食材,之后放到盆里稱量后,由廚師拿到后廚加工。記者注意到,有客人點餐后,一名女子稱量后,直接走進后廚加工制作,之后還客串了收銀員,直接收錢。而之前一直在餐廳前廳玩手機的男子,被臨時叫進后廚制作蒜汁。整個過程記者注意到,玩手機的男子和女廚師并沒有洗手,也沒有戴口罩之類的防護。

        在首都體育館南路、白石橋東南角的一家名為“涼皮先生”的快餐店內,APP數據顯示,這家餐廳月銷售359份。餐廳不足10平方米,餐廳內根本沒有坐的地方,只是在餐廳外擺了一家桌子,通過玻璃根本就看不到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員工健康證。

         
      執法 無證經營店被停止經營


        根據掌握的情況,記者將優糧生活(西單店)涉嫌無任何合法手續非法經營問題向有關部門進行了投訴舉報。5月19日上午,由西城區金融街街道辦事處安全辦、金融街工商所、金融街食藥所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對涉事餐廳進行突擊檢查。

        在新文化街附近的一條小巷里,優糧生活(西單)店的大門敞開,執法人員隨后進入檢查。

        記者在現場看到,店內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收拾廚具,屋內地面上擺滿了食品包裝、蔬菜和做菜用的配料。走進后廚,面積大約3平方米,灶臺上和墻上滿是污漬。在凌亂的水池邊上,削皮后的土豆有的已經發臭變軟。

        “我們馬上就搬家了,一直沒干。”該店負責人向執法人員這樣解釋。但是具體準備搬哪兒,并沒有明說。

        現場執法負責人介紹說,一周之前,執法部門已經發現該店既無營業執照,也無餐飲衛生許可證,連從業人員的健康證明都沒有。為此,執法部門約談了餐廳負責人,責令其進行整改。今天上午,執法人員進一步責令其停止經營。

        執法人員建議,違規餐廳入駐的外賣平臺,應該擔負嚴格審核義務,杜絕黑餐廳網上經營。

        此外,今年3月,執法人員在金融街羊肉胡同查處一家非法餐廳,也是優糧生活分店。

         
      規定 訂餐網店必須亮照


        為規范網絡訂餐平臺,今年3月,《北京市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

        作為本市出臺的首個針對網絡食品交易的管理辦法,“辦法”規定,網絡訂餐服務必須網上“亮身份”,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的個人,不得通過互聯網銷售自制的食品。

        “辦法”明確,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在其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許可證件信息。同時,經營者還應自入網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將網址、IP地址,書面告知原頒發許可的食藥監部門。

        該“辦法”還鼓勵網絡訂餐實施“明廚亮灶”,將其加工過程進行網上實時播出展示。送餐容器和食品包裝應清潔、密閉、完好,送餐設備應定期消毒,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確保送餐過程食品不受污染。送餐人員應取得健康合格證明,送餐時應穿著統一工服。

        “辦法”指出,消費者通過第三方平臺購買食品,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要求賠償。

        辦法指出,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消費者出具發票等銷售憑證,征得消費者同意的,可以以電子化形式出具。電子化的銷售憑證,可以作為處理消費投訴的依據。

        網絡食品經營者要建立供貨者檔案,留存完整有效的供貨企業資質證明文件、購銷憑證等信息,保證食品來源合法、質量合格。記錄、憑證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的,不得少于兩年。

        
      專家 為何無證餐廳入駐外賣平臺?


        北京市律師協會合同法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學輝律師分析認為,主要是提供食品的商家虛假宣傳、粗制濫造,加上部分網絡平臺運營商把關不嚴,致使諸多存在問題的商家進入平臺。

        同時,一些消費者辨識不夠,一味選擇低價食品供應商,維權意識也不夠。

        入駐商戶出問題,百度外賣等第三方平臺有責任嗎?

        “APP平臺經營主體對哪些商戶可在其平臺上進行經營擁有選擇權,同時,APP平臺比消費者擁有更多的信息資源,隨時可以接收到消費者的投訴和反饋意見。”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綜上所述,APP平臺對于在其平臺上經營的商戶應承擔相應的監管義務。

        而且從合同法的角度講,App通過賺取加盟網絡商家的傭金,從事有償居間服務,也負有監管商家保證提供食品質量的義務。

        2013年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可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要求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

        
      背景 3·15后百度外賣下架無證商戶


        今天上午,海淀工商部門公布數據稱,作為美團、百度兩大外賣巨頭注冊地工商局,該局在今年315晚會曝光無證照餐飲后,立即約見了平臺主要負責人。

        有關部門還要求兩大訂餐平臺迅速對無證、無照違法電商進行自查,立即啟動全網全國違法商戶下線行動。

        截至目前,根據海淀工商的監管要求,美團外賣全國、全網下線無證餐飲電商25821家。其中,北京地區下線2365家。百度外賣由于業務覆蓋面僅限北上廣地區,三地區全國、全網累計下線無證餐飲商戶1700余家。其中,北京地區下線400余家。

        長期處理黑作坊問題的北京一線執法人員向《法制晚報》記者表示,至少有兩個辦法能堵住黑餐廳進駐訂餐平臺。

        第一,互聯網平臺與食藥、工商部門聯動。訂餐平臺在接到餐飲企業開店申請后,將相關資質與地區工商、食藥部門聯動,審查餐廳是否具備相應資質,以及是否取得了有效合法證件。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人為因素,避免為無證照餐廳提供便利。

        第二,互聯網平臺參照實體店執行標準,嚴格執行公示入駐商家證件,讓消費者一目了然,也便于監督管理。

        
      記者手記 網上訂餐絕非法外之地


        自去年9月至今,本報多次曝光回家吃飯APP等網上訂餐平臺,發現它們或者后廚衛生及食品質量難保證,或者合作店無照經營,個別店甚至緊挨公廁、污水橫流。

        事件曝光后,北京食藥監部門迅速展開調查,立即停止了相關餐廳的網上訂餐資格,并約見了相關的網絡訂餐平臺負責人,強調必須對網上餐廳資格進行嚴格審核。

        本報持續揭露各大訂餐平臺切實存在的問題,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職能,協助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工作,共同打造安全的飲食環境。同時,本報的暗訪也給從事此業務的互聯網企業敲響了警鐘:網絡訂餐絕非法外之地。

        現實中開一家正規合法餐廳,市民需要先到工商部門核名,后辦理營業執照,之后再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環境保護審批驗收、牌匾標識組織機構代碼、消防驗收事項、稅務登記等諸多事項后,才能正式開業。

        按照規定,互聯網訂餐平臺有責任對入駐餐飲企業進行資格審核,包含企業的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等。這是訂餐平臺第一道也是最有用的關卡,一旦失守將危及廣大市民的飲食安全。


      法制晚報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