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中國樓市崩盤結局或已隱現 你還要買房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8
      核心提示:  “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瘋熱,暗含的“崩盤”結局亦隱現出來,你還要買房嗎?  據中國國

       

        “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持續瘋熱,暗含的“崩盤”結局亦隱現出來,你還要買房嗎?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當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37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2%,增速比1~3月份提高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上漲,較去年全年增速的1%,大幅回升6.2個百分點。房地產數據回升甚至成為4月份經濟數據全面回落中少有的亮點。

        同時,繼去年底今年初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之后,近幾個月二三線城市房價開始抬頭并加速上漲,其中4月份環比漲幅較高者惠州、昆山,漲幅在6%以上;中山、廈門、蘇州漲幅超5%,廊坊、珠海、東莞則達4%以上。這些城市除了蘇州、廈門為二線城市外,其他均為京滬深周邊地區。

        仲量聯行調查發現,近幾年,一些二線城市低端制造業外遷,大量產業資本出于保值增值的目的涌入樓市,使得房地產市場成為財富避風港。“實體產業下滑和房地產上漲之間的反差特別大。”

        與房價上漲相伴隨的是土地成交量倍增。近期,一二線城市地價飆漲,不僅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高燒不退”,以南京、蘇州、合肥、廈門等為代表的二線城市更是“地王”頻出。

        3月25日“滬九條”出臺后的上海首場土地拍賣會,一口氣拍出三個區域“地王”。這場拍賣會總成交金額近80億元、溢價率均超過100%。其中,上海遠郊的泗涇拍出“雙子地王”,每平方米近4萬元的樓面價,幾乎是半年前該區域地價的2倍。

        不過,二線城市土地市場熱度很快超過一線城市。上海首場土地拍賣會結束后僅2天,南京就刷新該市總價和單價“地王”紀錄。

        南京新科單價“地王”以高達4.5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超過上海商品房成交均價。而5年前,該區域樓面價僅4752元/平方米,也就是說,地價5年大漲8.5倍,增幅甚至超過一線城市。

        據世邦魏理仕監測,與以往高總價的“地王”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不同的是,南京、蘇州、合肥、廈門等二線城市近期均“地王”頻現。

        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4月,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突破1100億元,占全國土地總成交額的7成,同比上升280%;二線城市的成交樓面均價同比暴漲180%。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在一線城市門檻漸高以及“滬九條”“深六條”等政策的壓力之下,資金出現溢出效應,開發商開始爭先布局熱點二線城市。

        評論人士王安認為,不要用市場、產品、供求等經濟邏輯來思考,大家都在賭,賭房地產的明天。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近期南京、蘇州等二線城市‘地王’頻現,地價甚至超過周圍在售房價,這說明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正在明顯增加。”

        短期來看,這些城市房價的上漲有銷量支撐,但由于其中投機因素過多,如今中國人口增長已步入拐點,一旦人口導入未能跟進,房產開發又持續不斷,很容易造成新的庫存。

        近日發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13(2016)》認為:“如果宏觀經濟增長繼續下滑,房地產價格有可能在2017年下半年再次出現全面下滑趨勢。”

        其實,在去年年底,社科院的另一撥人寫的房地產報告更狠:“2016年第二季度后,(房價)有出現一波斷崖式下跌的可能。”

        現在來看,專家被打臉了。注意,社科院的邏輯是經濟狀況的老套路,對現今很多事情卻解釋不清了。

        房地產部門今年一季度產值同比增長9.1%,增幅高于2015年的3.8%,以及當季GDP增幅6.7%。房屋銷售和建設活動強勁,可能幫助抵銷制造業疲軟帶來的拖累。

        根據普遍預估,中國經濟二季度將增長6.5%,位于政府2016年增長率目標區間6.5-7%的低端這股房地產熱潮的投機本質,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轉化為建設活動的增長不夠及時、有力。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表示,房地產在過去十多年狂飆突進,是有客觀的必然性和需求的。“但很多人總是認為中國經濟增長要永遠依靠房地產,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

        與此同時,一定意義上而言,房產從開發商賣給了投資者并不是真正的去庫存,只是將庫存轉移而已。正如《人民日報》發表權威人士談話所指出,房子是給人住的,這個定位不能偏離,要通過人的城鎮化“去庫存”。

        今年1-4月房屋庫存仍同比增長了4.5%至4.5億平方米。4.5億,究竟有多恐怖?

        按中國人均居住面積為35平方米,待售商品房面積可供1億多人口居住,需7年左右才能完全銷售干凈!這還只是待售的,另外還有些房產正在建設,尚未竣工的,綜合來計算,數據翻番只是保守估計。

        可見房產庫存已經一塌糊涂!房產庫存如此堆積下去,數據只能越來越恐怖,泡沫被戳破也是遲早的事。

      搜狐財經·商業見地網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