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應對民間投資低迷 國務院廓清制度環境政策密集出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  民間投資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出現“前所未有”的下滑之后,各級政府機構的應對舉措紛至沓來。  發改委5月12日召開發布會表示

       

        民間投資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出現“前所未有”的下滑之后,各級政府機構的應對舉措紛至沓來。
        發改委5月12日召開發布會表示,將采取包括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加強和改善政府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等七項措施努力穩定民間投資。而就在最近,國務院罕見地派出專項督查組,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培林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當前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原因較為復雜,最為主要的是對于投資安全性缺乏信心以及負面清單制度一直未落實,只有在多個維度的制度層面進行改革,才能進一步激發民資的投資熱情。
        與此同時,包括浙江、湖南、陜西等多個地方近日都推出了多種方案吸引民間投資的政策,這其中不僅包括放寬準入渠道,更在PPP方面大規模發力。
        
      增速為何“腰斬”?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0.7%,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3萬億元,同比名義僅為增長5.7%,增速落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個百分點,增速比1~2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出現“腰斬”式下跌。
        從歷年數據來看,2013年到2015年的36個月里,民間投資增速一直都高于全社會投資增速。但進入2016年以來,民間投資與全社會投資開始分道揚鑣,民間投資增速開始一路下滑,從2015年同期的13.6%急速跌落至5.7%。民間投資增速同比腰斬一半多,而2013年,民間投資增速曾經達到23.1%。
        此現象引發了高層關注。過去多年來,投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定海神針,相對于國有控股企業投資,民間投資更代表著社會資本的投資活躍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民間投資為何突然出現懸崖式腰斬?綜合《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名專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是一季度受季節因素影響,經濟普遍承壓,而以基建為抓手的穩增長措施又主要通過國企發力,民企承壓更為明顯;其次,過去民間固定投資都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產業,傳統產業的回落以及新領域開拓緩慢也成為重要原因。再者,民間資本更關注資本的風險和收益率,在未來市場經濟情況不明朗的情況下,企業家的投資相對更謹慎保守。
        劉培林認為,當前社會上發出的聲音和信號多種多樣,民間投資參與者急需定心丸,現在最關鍵的是通過保護知識產權,建立“親”和“清”的新型政商關系,讓投資者充分體會到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此外,負面清單制度沒有落實,過去原本路徑局限的民間投資,無法進入許多長期性投資領域,導致“轉型困難”。
        
      應對政策密集出臺


        為應對緊迫和急速下滑的民間投資,國務院最近兩次常務會議都連續作出了部署。上周的國務院常委會決定,圍繞國務院2014年出臺的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相關文件落實情況,選擇部分地區進行督查,同時開展第三方評估。
        本周國務院常委會再次提出,將投資項目開工前的報建審批事項由65項減至42項,其中規劃許可、市政設施建設等24項審批整合為8項,并保留涉及環保等方面的法定審批事項。
        不僅如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主持召開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時指出,要抓緊建立行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堅決取消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的附加條件和歧視性條款,做到同股同權,保障民營資本合法權益。
        一名部委官員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稱,下一步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打破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領域的行業壁壘,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同時還要建立更為公平有序的投資環境,增強投資者信心。
        他同時透露,督查組督查的文件內容也是各地發力的重點。本報記者梳理文件發現,文件主要包括8個方面:創新生態環保投資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運營農業和水利工程、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市場化、改革完善交通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加強能源設施投資、推進信息和民用空間基礎設施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機制、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此外,發改委昨天的發布會也透露了中央層面的部署思路。稱將進一步放寬民間資本市場準入,加強和改善政府服務;營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加大對民間投資的融資支持,大力推廣PPP模式,加強服務規范管理。
        
      對接PPP項目


        促進民間投資提升的另一個政策是對接PPP項目。近兩年來,政府大力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以吸引民間投資,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根據財政部PPP中心的數據,截至今年5月12日,PPP模式推開兩年多的時間里,地方政府已經推出7835個PPP項目,總投資額約8.8萬億元。不過,這些PPP項目落地率約為21.7%,大部分PPP項目還在前期準備中,其中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少是一大問題,這引起國務院關注。
        國務院5月9日披露的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查任務中,大力推進PPP模式被列為重點任務之一,重點督查PPP模式是否存在政策不完善、機制不科學、承諾不兌現等問題。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認為,目前PPP政策方面問題不大,而在PPP項目運作機制和地方不兌現承諾是大問題。這次督查將有利于推動民資進入PPP領域。
        在促進PPP項目落地方面,財政部PPP示范項目是重要抓手,財政部希望通過示范項目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施范例,來促進更多的項目落地。
        財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韓斌對《第一財經日報》稱,財政部正在準備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申報工作,申報條件還在確定中,但很快向社會發布相關通知予以明確。
        參與過前兩批示范項目評選的金永祥稱,為了發揮PPP對經濟的穩增長作用,第三批PPP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將明顯超過前兩批。只有數量大,才能讓PPP發揮穩增長的重要作用。
        2014年底,財政部推出第一批PPP示范項目30個,總投資額為1800億元。2015年9月,財政部推出第二批PPP示范項目206個,總投資達6589億元,數量是第一批的近7倍,總投資額則是第一批的3.7倍。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額有望超過6000億元。
        此外,今年3月財政部發起設立的總規模1800億元的中國PPP融資支持基金也有了重大進展,財政部和10家大型金融機構等共同發起設立了政企合作投資基金公司,來運作這一基金。
        金永祥認為,1800億元中國PPP融資支持基金正式運作將對PPP市場帶來深遠影響,估算可以撬動1.8萬億投資,還能降低PPP項目融資成本,規范PPP項目運作,帶動更多項目落地。此外,財政部還在推動PPP法的立法工作,而PPP項目財政管理辦法也將于今年出臺。
        可以預見,如果民間資本能順利進入PPP領域,那么增速回升也就為期不遠了。


      一財網 作者:王子約 陳益刊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