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中國改革報告2015》提九大改革建議 推動經濟平等居首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4月28日,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在京召開發布會,對外發布《中國改革報告2015》(下稱“報告”)。這是國內首份針對過去一年中國全方

       4月28日,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在京召開發布會,對外發布《中國改革報告2015》(下稱“報告”)。這是國內首份針對過去一年中國全方位改革的第三方評估報告。

      報告對經濟體制改革、黨建改革、司法改革、農村改革、對外開放改革等十大領域進行全面評估,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九條建議。

      其中包括兩條重要建議:一是把“經濟平等”作為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價值取向,最大程度地凝聚改革共識與動力;二是把國有企業改革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形成資本能進能出、企業能生能死的自我動態調整機制。


      強調“經濟平等”

      對于2015年的經濟體制改革,報告的總體評價是其在“全面深化”上已取得明顯成績,但“任務依然艱巨”。

      報告關注到經濟體制改革在2015年發生的細微變化,這樣的變化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改革的領域和范圍大大擴展,在國企改革、要素市場建設、基礎產業、財稅金融等方面均有改革方案或改革項目出爐,不少項目取得不同程度的進展;二是一些難以推動的重要改革,也取得一定的突破,有些項目已進入分期實施階段,這包括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重要商品價格的改革、金融改革、戶籍改革等。

      不過,報告同時指出存在的不足,各項改革措施在貫徹落實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部分社會成員缺乏對改革的獲得感。在不少更細分的改革領域,還沒有清晰的改革方向。比如,在資本市場的改革方面,比較重視在技術操作層面的創新,而忽視對資本市場的基本制度的改革。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毛振華認為,必須建立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的價值基點,這一價值取向就是“平等”,而這些平等的背后都意味著在現在中國經濟運行體系里客觀存在不平等的因素。

      報告建議,在經濟領域,政府要向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開放。對絕少數必須由政府管控的行業或領域,政府進行準入規則、標準、方式及安全等方面的管控,而不做市場主體主輔貴賤的劃分或經濟身份的識別。

      與此同時,政府需要堅持的“平等”還包括:公共資源平等使用、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基本服務平等享有、公共成本平等分擔以及社會成員平等保護。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原深圳市委常委張思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當前改革遭遇的最大阻力就是觀念的共識,因此報告將建立經濟平等的核心價值取向作為建議的首條。


      國企改革是關鍵

      報告的政策建議另一重點是“國企改革”。

      報告特別指出,有關方面的資料顯示,當前產能嚴重過剩,庫存嚴重積壓的八大行業中,大部分集中在國有企業。大量的所謂“僵尸企業”構成中,其中主要是國有“僵尸企業”。

      “現在國企發生大面積的困難,與過去國企改革搖擺甚至局部的倒退有關系。”毛振華表示,“國有企業能夠僵而不死,占用大量的社會資源,使得寶貴的社會資源不能用于經濟發展的有效領域。企業獲得資源太多,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就會被擠壓。”

      報告稱,有些地方的國企改革僅僅是各級政府采取行政手段,用政府補貼、優惠政策等方式,通過兼并重組等方法,暫時緩解了結構失衡的矛盾和困難。這樣的結果只是治標不治本。從長遠來看,可能會給我國經濟的發展留下極大的隱患。

      報告建議,深化國企改革,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的調整,使處于劣勢的國有企業從競爭性領域快捷、平穩、有序地退出,形成資本能進能出、企業能生能死的自我動態調整機制,從根本上消除大量的國企“僵尸企業”存在的根源。

      同時,要加快國有企業內部決策、經營機制的改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活力,使之更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使我國的經濟在新的基礎上實現協調、健康、有序的發展,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成功。


      21世紀經濟報道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