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全年投資可能企穩反彈 經濟運行L型拐點可能顯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伴隨積極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力度加大、房地產政策轉向需求松綁和貨幣政策穩健偏松調節,經濟運行逐步發生變化,2016年一季度GDP

       
       
          伴隨積極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力度加大、房地產政策轉向需求松綁和貨幣政策穩健偏松調節,經濟運行逐步發生變化,201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6.7%,出現了企穩向好的積極信號,未來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應針對性地適時調整。
          這應該是自步入新常態以來,中國經濟上演的最出乎預料的劇情反轉了:在經歷了低迷承壓的一、二月份之后,主要經濟指標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幾乎全都回暖上攻。最終2016年一季度GDP增速實現了6.7%的增長。這一增速盡管比去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都略低,但仍然運行在6.5%-7%的合理區間,并好于預期。更重要的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因素不斷增多。但應該看到,一季度成績單的取得與財政和貨幣的雙向主動發力有很大關系。下一步穩增長政策能否有效撬動社會投資、居民消費和經濟企穩,都還有待進一步檢驗。而當下,實體經濟又面臨著以“三去一降一補”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艱難任務,國際市場波動不斷,諸多矛盾依然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客觀分析一季度中國經濟的成績單,又當如何觀察二季度實體運行和政策趨勢,都尤為關鍵。為此,經濟觀察報本期推出一季度經濟運行和政策觀察專題報道,我們希望這個專題能夠給您的實體或資本投資決策帶來幫助。我們和您一樣期待換擋期的中國經濟能夠盡快實現筑底、企穩、回升。

      經濟運行初顯企穩

          多因素將帶動出口逐步好轉。3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增長11.5%,結束了連續8個月的出口負增長,出口增速比2月上升了36.8個百分點。不過,在國內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重、制造業去產能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傳統出口行業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在外需緩慢回暖以及多方面積極因素共同作用下,2016年出口形勢有望改善。美歐經濟弱勢復蘇可能帶動外需環境緩慢改善。對外經貿合作加深和區域貿易自由化水平不斷提高。未來有望形成周邊、“一帶一路”和全球三個層次的自貿區建設布局。促進外貿增長政策將逐漸顯效。海關及地方政府將加快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清理和規范進出口環節收費,加大稅收優惠及返還力度,推動對外貿易轉型升級。

          全年投資可能企穩反彈。2014和2015年初投資增速都曾出現驟然下降,今年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2%,比去年上升0.2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投資在交易回暖帶動下企穩回升,1-2月增長3%,比去年全年提高2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上升至23.8%。

          這預示著未來大量新開工項目將陸續出臺,從而有力地推動投資增長。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改變了2015年全年利潤下降的局面,將緩解工業企業經營壓力,增加其投資和生產力度。

          PPP項目落地加速,有助于釋放穩增長能力。此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升在直接推動投資增長的同時,還將帶動上游鋼材、水泥等行業需求,對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都將起到拉動作用,其直接和間接影響合計帶動投資增長的比重可達約40%左右。

          3月制造業PMI中企業經營活動預期繼續大幅反彈,預示二季度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可能更加活躍。與此同時,全國主要生產資料中62%的市場價格上漲,黑色金屬類價格漲幅超過13%。近期重點企業粗鋼、鐵精粉日均產量上升,反映出投資需求得到改善。綜合判斷,今年投資增速可能略高于去年。

         消費具有保持穩健增長的潛力。近年來每年初消費增速呈下臺階特征,主要原因是同比增速以年度為周期計算,年初基數逐年上升導致降幅明顯,之后月增速相對于年初而言平穩微升。今年財政赤字率擴大的同時支出結構將調整優化,將把促進服務消費作為擴大消費的著力點。從減稅、降低成本、鼓勵創新、加快物流發展等保障性消費供給,促進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

          年內CPI漲幅將上升,PPI降幅則會持續收窄。一季度CPI達2.1%,為近一年半以來最高值。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為1.5%,食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是抬升CPI的主要原因。豬肉價格、翹尾因素、貨幣流動性將推動CPI在二季度上升,個別月漲幅可能會超過3%,但消費物價上漲總體上可控。3月PPI環比0.5%,為近27個月首次正增長。未來翹尾因素逐月上升,PPI跌幅可能會持續收縮。

          綜上分析,當前經濟雖仍有下行壓力,但前期系列組合政策的效應開始顯現,運行環境正在改善;需求呈現回升,價格開始反彈。

         二季度之后隨著前期大量穩增長政策逐漸釋放效力,企業補庫存意愿將逐漸增強,從而持續有效地提振需求。鑒于周期性因素尤其是與房地產行業相關的因素的改變,自2015年以來的增長下行態勢可能在2016年改變,出現L型運行模式的拐點。未來增長可能在6.5%至7.5%區間擺動,保持中高速的平穩運行態勢。

         當前,經濟運行依然面臨四個不確定性。二季度后美聯儲加息前景不夠明朗,如果進一步加息則會對國際資本流動帶來影響。由于中國資本和金融賬戶尚未完全開放,擁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資金流出甚至外逃的沖擊作用相對較小,但其對于人民幣匯率的壓力仍應引起高度關注。今年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對經濟的短期負面效應難以清晰考量。

          從長期看,產能過剩治理有利于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當下房地產投資能否持續回升及其程度尚不明晰。房地產庫存壓力能不能有效減輕,投資增速能不能持續回升,將對未來投資增長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工業通縮壓力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年內PPI負增長態勢仍將延續。通縮風險可能倒逼工業內部結構轉型,工業通縮和產能過剩雙重壓力可能制約今年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進而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經濟增長。

      針對性地適時微調宏觀政策

         雖然一季度經濟運行初顯企穩,但面對眾多結構性難題和極其復雜的內外部經濟挑戰,2016年仍需要更有針對性、更為適度和更加精準的政策應對,以擴大和鞏固向好勢頭,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今年應實施更有力度、重點突出、效率更高的積極財政政策。財政支出預算應加大結構性調整,新增部分應主要投向“促轉型”、“調結構”重點支持領域;加大財政赤字、財政支出與減稅降費同時并舉,尤其應減輕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負擔。加大力度發揮財政補貼對消費的杠桿效應,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增長,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資金支持。應加快財政預算支出進度,上半年盡快安排赤字資金,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貨幣政策應穩健中性,兼顧降杠桿、控泡沫、防通脹和穩匯率多重目標。在流動性相對寬裕、利率水平明顯回落的環境下,一線城市房價已爆發一輪快速上漲,整體去庫存和局部抑泡沫的反方向需求已經對當前貨幣政策形成挑戰。貨幣政策若進一步向松方向大幅調整,還可能增加資本流出壓力,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再度升溫條件下,本已趨穩的人民幣匯率重新可能面臨新的大幅波動的風險。年內降準應僅限于對沖因外匯占款減少所帶來的流動性不足,未來已不宜再考慮降息。

          進一步激發各方主體投資活力,提升投資有效性。應支持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后的市場化融資,保障基礎設施投入資金來源。加快向民間資本開放更多投資領域,引導民間資本投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完善PPP模式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體系,促進創新模式對社會資本的投資帶動。加大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深化財政與金融的合作,充分發揮各類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和項目優勢,共同推進穩增長各項舉措的落實。

          房地產政策應因地制宜,從擴需求和促投資兩個方向同時發力。在需求端,應繼續解除三、四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現有的不必要的限制,促進合理購房需求順利釋放。在供給端,應加大重點城市的土地供應,優化住房用地結構,減少囤地現象。積極推動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以改善供應吃緊的狀況,以市場化手段防止房價上漲過快。未來房地產政策應順應市場變化,形成差異化和多元化格局;因城施策,及時應對。

          面對2016年新常態下的新形勢,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應作適當調整。財政政策和投資政策應保持積極態勢,以為穩增長和調結構增添新的動力,支持、擴大和鞏固經濟體已經出現的向好局面。貨幣政策應適時走向中性,以尋求穩增長、調結構與抑泡沫、降杠桿之間的平衡,防范市場可能出現的系統性突發風險以及抑制中長期金融風險隱患。未來防通縮與防通脹應同時并舉。一手應注意管理貨幣供應快速增長下消費領域的物價上漲和資產價格泡沫抬頭,另一手仍應維持合理的流動性水平以促進工業領域通縮狀況的持續改善。

      經濟觀察網(作者系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