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現企穩信號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張高麗分別表示經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和主要經濟指標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多項經濟數據的公布印證了這些表態,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扭轉下降趨勢,1-2月實現增長4.8%,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超出市場預期等。市場人士認為經濟出現企穩跡象,但是目前并不穩定,為了穩定跡象,需要實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以定向寬松為主體的靈活的貨幣政策。
市場對經濟企穩的研判進一步增強,這得益于新出爐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但市場仍存爭議。
3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扭轉下降態勢。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為1年多以來首次轉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信號意義,這顯示基本面復蘇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早前的3月20日,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今年1-2月到三月上旬主要經濟指標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比如用電量、耗電量、就業、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可支配的收入、貨幣的供應量,都是在向好的。
但市場對經濟改善的持續性還存在疑問。“把工業數據跟價格數據、投資消費及一些先行數據來看,就目前來看經濟有觸底的跡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但他表示,目前的觸底跡象存在基礎還不扎實的情況,市場的需求還在回落。
多項經濟數據向好3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平穩,而且出現一些積極變化。我們推出的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措施的政策效應所顯現的成果,正在不斷的累積。
在張高麗所提到的那一組向好的數據中,既有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財政收入等收入面的指標,也有用電量、耗電量等生產面的指標,甚至也有固定資產投資需求面的指標。換言之,1-2月收入面、生產面、需求面的諸多數據都有改善的跡象。
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作為經濟企穩的重要支撐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2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0.2%,相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0.2個百分點。
3月28日,中金分析師易峘、梁紅組成的分析師團隊發布的報告表示,目前已經觀察到基建投資與補庫存需求回升,而更重要的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也可能有所加快。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2月房地產開發資產投資增速為3%,相比去年全年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同期基建投資增速為15%,相比去年全年增速下降2.2個百分點。
“1-2月房地產開發投資是多個數據里的一個亮點,增速比想象的要強。”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看地產投資拉動需求面在好轉。隨著兩會后國家重點項目的開工,基建投資的增速也會加快。”
27日發布的收入面數據——工業企業利潤亦被作為經濟向好的數據。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
招商固收孫彬彬團隊認為,工業企業經營邊際改善,有助于增強企業未來投融資的積極性,促進寬貨幣向寬信用的轉化,在財政支出持續發力、地方政府積極性回升的背景下,未來經濟持續企穩概率加大。
鄧海清表示,此次工業企業利潤反彈,首先完全是下游需求的印證。而房地產新開工數據遠優于房地產投資數據,顯示下游需求反彈仍將持續。而下游需求的反彈將繼續支撐經濟增長。他總結稱,基本面復蘇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加。
企穩還是反彈?經濟企穩的爭議則來自對上述三項主要向好數據能否持續的質疑。對于工業企業利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工業企業利潤)是反彈性的,還看不出來是轉折性的變化,產能過剩的基本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固定資產投資是三駕馬車中唯一的亮點,是觸底和小幅反彈的關鍵指標。”劉元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但這是由政策層面的因素所引發的,民營企業的投資、民間投資都在持續下滑,因此這是一個政策性的觸底跡象,而不是市場性的觸底跡象。”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2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為6.9%,低于去年全年增速3.2個百分點,也低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3個百分點。
“正常來看,政策還會持續加碼,投資企穩是可以預期的,但這里面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房地產,這需要關注。”劉元春表示。
對經濟企穩的另一爭議點是生產面工業增加值和PMI的回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為5.4%,創2008年11月以來的新低。2月,先行性指標制造業PMI為49%,創四年以來的新低。制造業PMI仍然位于榮枯線下方,顯示制造業經濟仍處于收縮狀態。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姜超團隊表示,三大隱憂或令經濟改善持續性存疑,即土地購置仍較低迷意味著地產投資或后繼乏力,產能過剩大背景下企業盈利能否持續回升仍需觀察,美元加息懸而未決仍有可能對經濟形成沖擊。
政策取向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GDP經濟增速目標為6.5%-7%之間。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張高麗舉出一系列向好的數據后表示:“一季度將能夠實現開門紅,今年攻堅克難,可能明年就海闊天空。”
根據統計局的安排,下月中旬將發布一季度GDP增速數據。基于對現在宏觀經濟數據及政策的判斷,市場已對今年經濟增速做出預測。
3月28日,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將2016年中國名義GDP增速預期上調至7.5%,2016年CPI增速預期上調至1.9%,其主要理由是因投資回暖令經濟出現企穩跡象。
中金報告提及,如若經濟溫和回暖,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必要性或將減少。
3月1日降準后,如不考慮定向降準的因素,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為16.5%,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存準率為13.0%;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彼時市場機構認為二者還有一定的下調空間。不過2月CPI加速回升至2.3%,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寬松的空間已被壓縮。
中金報告表示,如今中國央行已開始通過擴張基礎貨幣來推動貨幣總量增長。如果這一趨勢繼續,可能會相應減少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的必要性。
中金報告還表示,預期年內通脹將小幅回升,結合名義利率基本穩定,料今年中國實際利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繼而推動經濟企穩。
“經濟觸底的跡象開始出現后,我們要穩定這樣的跡象,所以需要實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及以定向寬松為主體的靈活的貨幣政策。”劉元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