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中國經濟有底氣、有辦法、有亮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2016年是非常關鍵的結構調整開局之年。從總體上講,目前中國經濟的運行態勢可以總結為“三有”: 有底氣:中國仍是增長潛力巨大

       

          2016年是非常關鍵的結構調整開局之年。從總體上講,目前中國經濟的運行態勢可以總結為“三有”:
         
      有底氣:中國仍是增長潛力巨大的經濟體
         
          為什么說有底氣?因為中國經濟盡管經過了將近40年的快速發展,但仍然是一個增長潛力巨大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目前的人均發展水平,從全球范圍來看,頂多處于中游,人均發展水平與經濟發達國家相比,只有它們的五分之一。今天,中國經濟盡管碰到了各種困難,但是有三大因素可確保渡過難關。

          第一個因素是穩定的、支持市場經濟發展的政府,這至關重要。
        
          第二個因素是持續增長的人力資本。這其中既包括勞動力受教育水平的持續提高,也包括勞動力健康水平的持續提高。勞動力健康水平的持續提高,本身就相當于勞動力供給在提高。我們經測算發現,現在中國平均勞動力的健康水平相比20年前年輕了5歲,所以不能只談人口老齡化,還要把健康水平放進去。此外,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去年18歲至22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有38%的人在讀大學,或者已經大學畢業,也就是說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了38%(個別省份超過了50%,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第三個因素是中國經濟是持續對外開放的。在經濟學研究里有一個基本的道理,就是你跟誰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你就會像誰,你跟發達國家搞國際貿易,搞吸引外資或者投資,就是跟它看齊。今天,中國經濟毫無疑問是全球第一大的開放體,從國際貿易到投資,不僅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現在勢頭也很猛,這兩個投資基本上是同步的,今年吸引的外資和出去投資的數額基本上是同步的。通過國際貿易和投資逼著中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這三件事情做對了,一個經濟體就會持續不斷地上升。
         
      有辦法:五件事情將會取得一定進展

          中國經濟雖然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仍然是有辦法的。我國政府提出2016年要干五件事情:
        
          第一,去庫存。今年應該能夠取得一定的進展。房地產的情況實際上是多元化的,一、二線城市庫存情況并不嚴重,相反短期還必須加強投資。一線城市,還有部分的二線城市,我們分析到今年年中還將迎來房地產投資開發的熱潮,只有這樣才能穩定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三、四線城市庫存比較嚴重,怎么去庫存,從方向上來講必須加快城鎮化,必須想方設法讓更多農村暫時還沒有進城的人能到城里定居,解決他們的子女受教育問題,解決他們的醫療問題。這不僅是一個供給側的改革,也是需求側的改革。農村居民能夠進城定居,我們的內需就會提高,他們進城定居之后,就業勞動力供給會提高,這也是供給側改革。對于中國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要誤讀,我們要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遠遠不只減稅,需求也是要上去的。
         
          第二,去杠桿。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中國經濟總體上來講宏觀杠桿率在全球主要經濟體里并不是最高的,一般認為整體債務水平占GDP的250%,跟美國基本一致。而日本高達400%以上,還有很多國家超過我們的水平。應該說,就中國經濟目前運營狀況而言,250%占GDP的杠桿率并不高,因為中國國民儲蓄率非常高,按官方統計,儲蓄率是50%,我們自己測算是38%,即便按照38%國民儲蓄率,也比美國國民儲蓄率高出一倍以上。很多老百姓希望存錢,也有人喜歡借錢,必然有人去還錢,所以儲蓄率高的國家,杠桿率適當提高一點,不僅不是違反規律的,而且還是提高效率的一個表現。我認為,去杠桿的核心在于調杠桿,在于要適當把一些企業的債務加快進行重組,包括企業借銀行的錢。這和西方的去杠桿不能簡單進行比較,我們的關鍵是調杠桿,中央政府的債務還需要提高一點,沒有一個巨大的、流動性非常強的國債市場,很多金融方面的運作就很難運行。
         
          第三,減成本。主要是兩件事情:一個是融資成本要下降,因為現在很多企業是通過以極高的利率去借錢,對它們的運營產生了極大的困難;另一個是與勞動用工相關的一些稅費,現在非常高。
         
          第四,補短板。關鍵是扶貧,今年應該能取得很大的進展。總體來講,七千萬的貧困人口,如果要精準扶貧,所花費財政的支出是有限的,不到一千億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問題。
         
          第五,去產能。國務院發了一個指導性意見,希望在未來五年之內,減少鋼鐵和煤炭行業10%左右的落后產能。我們分析認為,步伐也許可以加快一點,力度可以大一點,因為花五年時間減少10%的產能,對于整個去產能的幫助力度仍不夠大。現在去產能的條件,比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的紡織行業去產能挑戰要少得多,困難也小得多。因為現在就業形勢非常好,銀行財政運營狀況比1999年強得多,如果拿出當時的決心來去產能,應該能取得重大的進展。


      有亮點: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產業在回升
         
          第一個亮點:中國實體經濟運行開始出現上行的勢頭。去年,我國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非金融部分是6.3%。從去年整體運行的情況來看,到下半年有所提升,根據今年1、2月份的各種數據來判斷,這個勢頭在持續發展,實體經濟上升的態勢在逐步回升。去年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金融,金融業占到整個經濟權重的9%左右,而去年金融業附加值高達15.9%,這是一個巨大的拉動力。今年估計金融行業由于股市的波動,可能會放緩,交易量也許有一定的萎縮,所以今年的金融業不應該指望它保持去年16%左右的增長,金融業對今年經濟的拉動相比去年可能有所放緩,但是實體經濟的回升、回暖正在進行,包括固定資產投資有所上升。
         
          第二個亮點:房地產行業投資開發的速度。我們預計到6月應該會見底,然后會回升。去年房地產投資開發的增速到12月是零增長,這個零增長不可持續,因為很多城市的庫存已經很低,特別是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今年6月房地產投資開發的增速都將回歸到正增長,我們預計全年大概是5%左右。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應該跟去年基本上能持平,甚至于略有提高。我們分析,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會略有提高,房地產會有回升,制造業可能有所下降,總的來說基本持平,或者略有上升。
        
          第三個亮點:今年下半年我們期待中國增加200萬的新生嬰兒。這200萬的嬰兒都是出生于最盼望嬰兒的家庭,我們期待出現200萬個幸福的嬰兒,也能夠不成比例地拉動中國經濟的消費,因為這些嬰兒都出生在好幾代人共同呵護的家庭,我們預測二孩政策能夠拉動占GDP0.2%消費的增長。
         
          總的來說,中國經濟有底氣、有辦法、有亮點。如果今年一系列的改革能夠到位,國家提出的各種重大措施,包括去庫存和去產能能夠到位,如果新型城鎮化各種措施能夠到位,國有企業改革能夠出現落地政策,那么今年下半年,最晚2017年上半年,這一輪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的周期應該有可能觸底,6.7%的增長速度有可能觸底。2017年房地產整體投資開發將進一步回升。根據IMF的分析,2017年會比今年經濟形勢好一點,2017年和2018年中國經濟的增速不但能穩住,而且會略有回升。

        北京日報(作者李稻葵: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