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分別刊登文章表示:三四線城市房價去庫存壓力大,警惕一線城市房價投機
春節后全國樓市多地“發燒”,出現了一波搶房潮,尤其以一線城市為主。據有關房產數據中心統計,春節后首周內,北京二手住宅的網簽量高達6048套,日均成交864套,這樣的成交量成為節后首周交易量從2010年以來的最高值。
新華社與人民日報幾乎同時發表文章稱要警惕一線城市房價非理性上漲。新華社發表評論稱,由于一線城市的吸引力以及近期寬松的政策,一線房價回暖屬正常現象,但要防止房價上漲的“虛火”。即警惕投機商的炒作造成房價的非理性增長。
評論表示,這種“虛火”首先會加大外來人才進京的門檻,影響城市競爭力。其次,由于一線城市的外來人才大多傾兩代人之力,甚至還要再加杠桿才能完成購房。巨大的“虹吸效應”使資金過度集中于一線樓市,透支了三四線城市的購買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三四線城市更難去庫存。此外,房價的虛長必然助長投機之風,對實體經濟產生巨大沖擊。
新年伊始,政府出臺調低房貸首付比例的舉措旨在聚焦房地產去庫存,然而于去庫存政策利好而成為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助推器。對此,人民日報3月1日發表文章稱,面對不同地區的樓市特點,政策也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能用一個地方的政策套到所有城市,“一刀切”的放松政策并不可取。一線城市取消樓市限購可能性不大,還是要抑制投機,三線城市要去庫存,讓市場能夠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對于未來政策走向的期許,人民日報表示:首先,加大各級政府對中央在2015年出臺政策的落實力度,如落實中央37號文的規定,允許房企調整商業、公寓的規劃;其次,建議用房貸利息抵扣個人所得稅,支持剛需;第三,建議用市場化、貨幣化手段解決保障房建設;最后,建議盡快推出REITs政策促進商業地產市場發展。
我們來回顧一下二月以來政府出臺的寬松政策。2月2日,央行、銀監會發布房貸新政,調整首套房和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隨后的2月19日財政部發布通知對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營業稅作出減免調整,與之前降首付政策相結合,將持續推動改善性需求釋放,同時也將對新市民階層首次置業形成積極支持此外,各地也緊鑼密鼓地出臺了財政補貼、限購松綁政策等利好措施。
日前,融360發布2月全國房貸報告數據顯示,從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走勢來看,本月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4.58%,繼續創歷史新低。不難看出,政府調低房貸首付比例的舉措旨在聚焦房地產去庫存。
然而,據上海易居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月底,一二三線5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分別為3264萬、28180萬和5561萬平方米,環比增幅分別為-3.9%、-0.3%和1.1%。可以看出,一線城市的樓市依舊如火如荼,在去庫存政策下表現搶眼,而二三線城市則無太多改變。
一線城市房價去庫存明顯的后果就是房價上漲。據偉業我愛我家數據中心統計,1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剔除保障房)成交均價為2937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38.9%,環比漲幅為1.5%;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4127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6.7%,環比上月上漲1.7%。
財新網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