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三年壓減延至五年 鋼鐵業去產能重在省政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起草的《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將于春節前后下發,該文件是落實去年12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聯合起草的《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將于春節前后下發,該文件是落實去年12月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指導性文件。

        財新記者獨家獲悉,該文件明確未來5年去產能的目標為壓減粗鋼產能1至1.5億噸,具體操作辦法是,將壓減目標分解到省一級政府,由省政府協調省內各企業統一上報壓減產能數量,并由中央政府部門最終協調后,實施壓減。中央政府將利用工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對主動退出產能的企業進行獎補,并要求地方政府同時配套一部分資金。

        據財新記者了解,本來上述1至1.5噸過剩鋼鐵產能的壓減目標是在3年內完成,中央政府擔心地方上壓力過大完不成,最終這一目標將被分解至5年。“而且能否完成還充滿變數和困難。”一位知情人士稱。

        2015年12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五大任務,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其中去產能位于五大任務之首,而在去產能中,鋼鐵和煤炭行業又首當其沖。

        省級政府扛“去產能”重任

        鋼鐵去產能的重任將落在省級政府肩上。《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正式下發后,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將下發文件,限定各省政府在一定期限內上報各省壓減產能的數量,如果各省上報數量匯總后達到總量1-1.5億噸的目標,則依據上報數量實施,如果各省上報數量達不到總量目標,則還會繼續協調,直到符合總量目標。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8億元,總產能11.3億噸,產能利用率約為71%,產能利用率是判斷產能過剩的直接指標。歐美等發達國家一般認為產能利用率在79%-83%之間較為合理,低于75%為嚴重過剩。

        產能過剩帶來的直接問題是競相壓價、惡性競爭、大面積虧損。 2015年1-11月鋼鐵行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99%,遠遠低于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5%。

        中國鋼鐵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9萬億元,同比下降19%;實現利潤總額為虧損645億元,上年為盈利226億元,虧損面超過一半。

        此次,政策目標希望將鋼鐵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提高到80%,即需要削減產能1-1.5億噸,如果分攤到未來5年,則每年需要壓減的粗鋼產能在3000萬噸左右。

        一位參與方案制定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地方政府需要自己摸底,哪些企業的產能應該退出,這對地方政府來說壓力的確很大,鋼鐵企業的規模往往較大,涉及到地方的稅收、就業和當地社會穩定,從地方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地方政府沒有動力,不希望壓減任何一家企業,一直以來對經營困難的鋼鐵企業,地方政府還想盡辦法幫扶。可見,鋼鐵去產能政策的落實或將面臨較大阻力。

        其中一種可能的情境是,如果地方政府讓當地鋼鐵企業自愿上報壓減產能數量,而企業都不愿意上報時,地方政府可能會讓每家鋼鐵企業都承擔一部分去產能的任務,最終變成“攤派”,這雖然可以將地方政府的壓力簡單化,但“攤派”也可能對一些產能優質的鋼鐵企業造成打擊,最終不利于行業的發展。

        在壓減產能過程中,還需要防止“去產能”造假問題,上述文件對此問題明確政策,即所有化解的產能必須以拆除設備為標準,設備拆除過程中需全程錄像,如果拆除確實有困難,則需要通過法院查封,并斷水、斷電,確保這類產能今后完全不能復產。

        據了解,除了地方政府之外,三大鋼鐵央企——寶鋼、武鋼和鞍鋼也將承擔部分壓減產能的任務,主要由三家企業申報,國務院國資委負責落實。

        配套措施

        為了配合鋼鐵去產能的工作,未來財政、國土、環保、質檢、銀行等部門將陸續出臺8個配套文件,從不同領域支持去產能工作。

        配套文件中,最核心的是財政部的獎補資金。1月22日財政部下發《關于征收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用于支持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主要用來解決鋼鐵和煤炭行業大量職工下崗和再就業問題,但并未明確征收年限,或可能與去產能政策配套,持續5年。文件規定,此資金根據全社會發電量計算。而按照2015年的發電量測算,全國年度征收專項資金約為460多億元。

        未來財政部將出臺獎補資金的使用細則,并根據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企業申報的具體情況下發資金,該項資金在下發時,還將配套一部分地方資金。該資金主要用于企業產能退出時的人員安置,大約分成內部退養、轉崗、買斷等9種情形,每種情形獲得的補貼金額不等。

        《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還提倡各地方政府出臺一些配套政策,比如,中央提倡本次壓減產能的主要方式是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那么地方可以考慮出臺鼓勵兼并重組的政策,允許兼并主體在兼并過程中將工業用地轉變為商業用地,并享受土地性質變更中所帶來的收益。

        財新記者了解到,在《關于鋼鐵行業脫困指導意見》出臺后,國務院還將出臺《關于煤炭行業脫困指導意見》,在中央“去產能”的總目標下,拿鋼鐵和煤炭先行先試,并依據效果向建材、電解鋁、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推廣。


      財新網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