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晚,菲利華、貴人鳥、九華旅游、京能置業等4家上市公司各自發布公告,披露公司獨立董事宋常因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被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
在這些上市公司的早前年報中可以查到,宋常現年51歲,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顧問;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顧問。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一名學生處了解到,宋常具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和國際注冊審計師的資格,在審計方面具有專業優勢,對上市公司審計、內部審計、政府審計、國家審計都比較了解。
宋常現兼任中國教育審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準則委員會委員。
而對于宋常的平時教學工作,這位同學透露,比起其他老師,宋常的教學一般,只知道他教授審計學和財務分析學的課程。"為人怎么樣不好說,不太了解,他兼職比較多,但平時在學校也能找得到他。"
此番被監管關注,對宋常已經不是第一次。
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發現,早在2015年6月15日,上交所上市公司監察一部,就曾發布名為《關于對京能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宋常予以監管關注的決定》的公函。
公函稱,經查明,2015年4月9日,宋常以每股9.31元買入10萬股京能置業的股票。2015年4月18日,京能置業披露2014年年報。宋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30天內買入公司股票,違反了相關規定。
其后,宋常主動報告,并承諾將2015年4月9日買入的公司股票自買入日起自愿鎖定一年,監察部門也因此給予減輕處理,決定對宋常予以監管關注。
公函這樣寫道:"獨立董事宋常應當引以為戒,在從事證券交易等活動時,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本所業務規則,自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積極配合上市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履行忠實、勤勉義務,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可見的是,此封公函發出不到一年,宋常再度被立案調查。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其中具體細節。
宋 常曾被媒體封為"最忙獨董",除了前文提到的4家上市公司,他還先后擔任過天鴻寶業、東華科技、天地科技、盛運股份、當升科技、神霧環保、大恒科技、九華旅游等的獨立董事。此外,他也擔任中信建投、長城證券等券商的獨立董事職位。
僅2014年一年,宋常就同時擔任貴人鳥、菲利華、京能置業、九華旅游和神霧環保5家上市公司獨董,已經達到證監會的規定上限。
獨立董事,顧名思義是指獨立于公司股東,且不在公司內部任職,并與公司或經營管理者沒有重要的利益關系,能對公司事務作出獨立判斷的董事。但A股的獨立董事常被稱為"花瓶":工作清閑,但待遇不菲,每年能從上市公司領取往往高達幾萬到數十萬元的薪酬,很少能夠"獨立"。
年報顯示,宋常在2014年分別從貴人鳥、菲利華、京能置業和神霧環保領取獨董薪酬18萬元、10萬元、6萬元、6萬元。
2015年3月,宋常在神霧環保的獨立董事述職報告中這樣描述自己的職責:"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公司發展貢獻力量,為董事會的科學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確保公司整體利益和中小股東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正是由于專業知識豐富,高校教師常常成為上市公司選擇獨立董事時的第一考慮對象。以清理過官員獨董之后,目前上市公司獨立董事高校學者居多。
曾有研究表明,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兼任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數量為全國第一,第二是上海財經大學。
之前,曾有報道稱,同樣是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會計系副主任、EMBA中心主任徐經長身兼6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當時被網民贈與"最牛獨董"的稱號。2015年,教育部又下發《關于對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進行清理規范的通知》,明令禁止高校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不得擔任上市公司獨董,并要求各高校立即對違規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逐一清理,取酬要全部清退和上繳。
2015年12月,教育部黨組通報處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亞,以及國際商學院原院長湯谷良,起因正是因為其兩人違規兼職獨董獲利,他們在任職獨董期間的薪酬也被悉數追繳。
經查,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劉亞在6家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取酬126.6萬元,未向組織報告或申報。湯谷良在擔任院長期間,先后在4家上市公司兼任獨立董事,兼職取酬合計人民幣152.9萬元、港幣120萬元。湯谷良雖向學校報告了兼職,但隱瞞了取酬問題。在上述要求下,最近一些"高校籍"獨董紛紛辭職。據了解,一位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近期就辭任了3家公司的獨董職務,以符合規定要求。
澎湃新聞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