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政府連續發布的一系列禁止宣傳和嚴格準入的措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與P2P融資相關聯的互聯網金融理財領域。深圳、上海相繼宣布暫停互聯網金融平臺注冊,北京開始暫停“投資類”企業注冊登記。
1月11日,深圳經偵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e租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情況通報。
深圳經偵通報表示,該市公安機關已經對“e租寶”網絡金融平臺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立案偵查。請投資者及時到居住地派出所報案,反映投資情況,并積極配合調查取證工作。
目前,公安機關正在積極開展調查取證、固定證據和追贓挽損工作,依法查封、扣押、凍結,最大限度追繳涉案資產。從2015年12月8日開始,“e租寶”網站以及關聯公司因在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中涉嫌違法經營活動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1月12日,零壹研究院院長李耀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官方對于"e租寶事件"并沒有明確定性,此次深圳經偵首次對該事件進行了定性,并明確其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李耀東透露,“e租寶事件”之后,包括深圳、上海等地在內的互聯網金融發達地區紛紛收緊了互聯網金融企業工商注冊。“可以看出,目前收緊不僅僅是針對P2P,而是針對所有的民間金融和民間理財。”
e租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此前有消息稱,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對“e租寶”網絡金融平臺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違法犯罪問題進行調查。北京及各省區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成立了專項處置工作機構,并開展有關工作。
據盈燦咨詢介紹,從2015年12月8日開始,全國各地投資人紛紛通過貼吧、微信、QQ建立維權交流群,互通有無并商討對策。由于QQ群的交流渠道更為開放,投資人在其中的維權交流最為活躍。根據其輿情監測系統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0日下午2:30,e租寶維權群的數量已達到114個。
從維權群中的討論來看,投資人的投資金額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其中不乏投資金額在50萬以上的大額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盈燦咨詢還發現,有不少經e租寶“理財師”介紹投資的投資人,而這些投資人對e租寶在網上的輿論知之甚少。
當天,盈燦集團副總裁兼網貸之家首席執行官石鵬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e租寶暴露出來的問題在于,其平臺資金來源和去向均成謎。
盈燦咨詢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0月份,共有309個借款公司在e租寶平臺上發布借款標,借款標共計649個,有292家企業在借款之前發生過注冊資本變更,占比達94.5%。更前,這些企業的注冊資本平均為154萬,變更后達2714萬。多達302家公司在借款之前發生過法定代表人變更。變更后,有32人在2家以上的借款公司中任法定代表人。
“截至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凍結了e租寶的全部資產,并且也在追討有關資產。我們建議,涉事投資者應該在全面收集證據之后去就近的派出所或公安部門進行登記或報案,以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石鵬峰如是說。
地方政府收緊互金監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當中獲悉,近期,各地方政府連續發布的一系列禁止宣傳和嚴格準入的措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與P2P融資相關聯的互聯網金融理財領域。
其中,深圳、上海相繼宣布暫停互聯網金融平臺注冊,北京開始暫停“投資類”企業注冊登記。
2015年12月30日,重慶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率先發布了《關于加強個體網絡借貸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這是繼P2P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出臺后的首個地方網貸監管政策。
1月11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根據市金融辦《市金融辦關于暫停全市互聯網金融企業商事登記注冊的函》(深府金函〔2015〕572號)文件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全市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
商事主體名稱行業用語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不再核準,經營范圍表述為“依托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根據國家規定需要審批的,獲得審批后方可經營)也不再核準。已在網上申請但1月1日尚未核準的,也不再辦理登記。石鵬峰認為,由于2015年12月28日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P2P行業的監管權責劃歸各地政府金融辦。各地金融辦展開了積極應對,上述暫停工商注冊登記只是其中的一個配套措施而已,主要是為了保護投資者。
石鵬峰稱,“如果在監管細則及各項配套措施正式落地之前,對此不加以限制的話,任何人都可以注冊一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但實質并非開展P2P的公司。”
當天,北京一家P2P平臺負責人也坦言,有的平臺理財產品也引進了大量P2P理財產品,還有一些產品則借助P2P通道或概念,進入到定向委托投資、結構化理財、代客購買/代客理財領域,并已經形成趨勢化效應。
21世紀經濟報道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