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樓市似乎有好轉的跡象,那么,2016年的樓市真的會好嗎?起碼,從土地市場的角度看并不樂觀:截至12月13日,全國100大城市在2015年共出讓土地12493塊,最終成交10003塊,2490塊土地流拍,流拍率19.93%。
從供應量上看,供應土地最多的前5大城市分別為武漢市(433塊)、南京市(366塊)、常州市(361塊)、天津市(354塊)和唐山市(349塊)。當然,供應多未必成交也最多,成交排名前5大城市分別為常州市(340塊)、南京市(334塊)、武漢市(331塊)、天津市(319塊)和重慶市(266塊)。
武漢供應量最多433塊土地,但成交只有331塊土地,共有103塊土地流拍,這讓武漢成為2015年中國土地流拍最多的城市。排名第二的惠州有102塊土地流拍,僅比武漢少1塊土地,但其今年的土地供應量只有201塊,值得一提的是,惠州不僅流拍率遠高于武漢,而且也是唯一能與武漢爭奪流拍土地數量冠軍的城市。排名3~5位的分別為唐山(流拍91塊)、西安(84塊)和徐州(82塊)。
惠州供應了201塊土地,成交99塊,流拍率高達50.75%,一半以上的土地無人問津。即使如此慘淡,惠州在“標準排名·2015年土地流拍率最高的20個城市”中也只能排在第7位。
排名第1是北海市,供應38塊土地,僅成交了13塊,25塊土地流拍,流拍率65.79%;第2臺州市,供應的86塊土地也只成交了33塊,流拍率61.63%;排名在惠州之上的另外4個城市分別為南充(59.21%)、西寧(58.62%)、平頂山(57.35%)和汕頭(52.31%)。
100大城市中,流拍率在50%以上的城市共有10個,除上述7個城市外,海口、綿陽和牡丹江3個城市的流拍率均為50%。
截至12月13日,100個城市共有2490塊土地流拍,流拍土地分布的95個城市之中,只有5個城市截止目前還沒有土地流拍情況,它們分別是青島(供應和成交均為233塊)、北京(101塊)、長沙(85塊)、鎮江(80塊)和珠海(76塊)。
在一線城市乃至全國市場,北京都是樓市的風向標,其土地出讓情況也是最好,2015年除北京外,上海土地供應215塊,流拍8塊;深圳供應58塊,流拍12塊;廣州供應173塊,流拍18塊。
此前,標準排名曾推出《2016年樓市降價壓力最大的20個城市》,深圳排名第7,成為唯一上榜的一線城市。有人也曾質疑說,深圳是因為地少而無地可賣,這應助漲樓市不應成為降價壓力。標準排名當時依據的理由是土地出讓金、樓面價以及溢價率三項指標,深圳上述指標全部下降且排名靠前。現在,讓我們再看看深圳的土地流拍情況,深圳土地供應數量只有上海的1/4,但流拍量卻是上海的1.5倍,20%的流拍率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排名最差。所以,我們繼續對深圳樓市持謹慎態度。
搜狐財經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