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泡沫資產大洗牌?未來3年80%富人都可能被打回原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  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是一場全球財富的大洗牌,只要處在地球村中,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  中國是以泡沫資產引以為驕傲的

       

        每一次經濟危機的爆發就是一場全球財富的大洗牌,只要處在地球村中,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
        中國是以泡沫資產引以為驕傲的一個最大的十分危險的經濟體,正伴隨著危機的全面爆發,大洗牌已經開始。
        大宗商品
        14年年中以來,大宗商品市場動蕩不安,主要商品價格大幅下行。近期一些大宗生產企業又暴露出債務風險,市場不確定性再度增加。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宗生產交易商們,如今卻似乎要迎來“寒冬”。
        中國是大宗商品市場的最大消費者,對煤炭、銅、鋁、鋅、鉛等產品消費占比都接近50%,對原油的消費量高達12%,而中國經濟、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增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減少,是大宗下行的重要原因。美、歐、日消費量緊隨中國之后,然而經濟復蘇乏力,需求較低。
        前幾年新興經濟體經濟高速增長,大宗商品生產商增加投資,積累了產能。全球經濟放緩后,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當前粗鋼產能利用率已不足70%,精煉鉛、精煉鋅和精銅由供給不足轉為供給過剩,國際原油供大于需的狀況也愈發嚴重。
        美元指數和大宗價格顯著負相關。14年以來,市場關于美聯儲加息的“聲音”就此起彼伏。然而由于美國經濟數據未達到目標范圍,加息遲遲未到,美元指數卻因提前透支不斷走強。根據歷史經驗,美國加息后美元反而會走弱,所以加息推遲對大宗商品市場不利。
        需求、供給、美元三個驅動因素均未有好轉跡象,疊加大宗生產商債務問題,大宗商品市場勢必動蕩不安。中國前期豬價上漲因素正逐漸消失,而大宗商品價格長期下行則加劇了通縮風險。
        央行3季度調查報告指出,企業家對宏觀經濟的熱度以及自身信心指數均處低位,銀行家感受的貸款需求指數也創出新低。這都意味著寬松貨幣政策仍有加碼空間,4季度再度降息降準仍可期。
        并在受美元和原油的打壓下,明年黃金價格將繼續走低。而中國黃金儲備為1708.5噸,位列世界第五。然而因為“中國大媽”瘋狂買金,使得去年中國成了世界第一的黃金消費國。
        黃金價格的下降將使得中國人的資產大量縮水。
        鐵礦石價格低迷導致大量中國礦企被迫關門大吉,與此同時,備受壓力的鋼鐵企業卻可以獲得更為廉價的原材料。
        投行高盛認為,大宗商品開始長線走弱,新興市場貨幣將因此出現重大洗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將使得收入從大宗商品生產國轉移到大宗商品進口國、大宗商品生產國之間也將發生相對的財富轉移,從而影響各國的貿易條件。
        存款
        1990年以來,中國實際負利率時期有4段。從形成機制上來講,都是由于物資短缺或者經濟過熱引發通脹快速攀升到存款利率以上形成的,隨著中國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逐步實施,實際利率都很快轉正。
        相比之下,本次負利率有所不同。盡管2014年底開始央行全面降息降準,利率一路下行,但由于人口紅利逐漸消退后的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正驅動通貨膨脹率單邊緩慢上行,以至于存款利率再度低于通貨膨脹率。
        近年來實體經濟去產能、去杠桿已是老生常談,但實際上企業部門整體杠桿率卻不降反升,由此形成兩個關聯的重要風險,即債務規模過大、社會融資成本過高。
        據公開消息,到2015年二季度為止,非金融業上市公司加權平均ROIC(全投資回報率,是度量企業經營效率最重要的指標)已經低于5%,而加權平均融資成本在6%附近。
        這意味著上市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仍然低于融資成本,貨幣在實體的流動性難以為繼,而又反過來增加融資難度,勢必影響投資回報率,形成一個互相掣肘的圈。
        銀行的“利差保護時代”將成為歷史,過去銀行是“被關在籠子里喂食”,目前存款利息不足以彌補物價上漲的損失,實際負利率下銀行的儲戶資產不斷縮水,據安信證券數據統計,53萬億儲蓄存款的實際購買力將每年減少約1300億。
        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至少約有20萬億元的存款要搬家,這會加快利率市場化進行。
        儲戶選擇銀行存款在考慮利率高低的同時,同樣需要考慮銀行在付出高利率的同時是否存在經營上的風險,是否會因為以高利率吸儲抬高成本后出現倒閉的可能。但從歷次降息帶來的對銀行存貸利差的收窄壓力在依次遞減來看,對稱降息和降準對上市銀行影響非常小,對銀行目前的盈利能力還不用過分擔心。
        歷經8.11匯改兩個多月,目前外匯市場基本恢復到正常狀態,人民幣匯率越來越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強烈影響,并且在未來似乎仍然存在貶值的傾向,目前人民幣應該接近合理均衡水平,但是由于中美經濟周期的差異和跨境資本流動的影響,人民幣面臨階段性的貶值壓力。
        未來如果美元持續處于強勢周期,那么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壓力將會越來越大。因此進一步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進一步放寬匯率波動區間,逐步退出常態干預,乃至最終實現匯率自由浮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中國股市
        中國從今年6月底以來股票市場的暴跌與自身的泡沫化壓力密切相關,但是杠桿的廣泛使用及隨后的清理,以及8月份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的恐慌和資本這一調整非常重要的背景條件。
        前期中國政府救市所采取的一些政策還沒有完全退出,美聯儲加息和人民幣匯率走向仍然存在變數,經濟基本面好轉尚需時日,以香港市場為標桿來看中國A股市場的溢價幅度仍然比較高,前期市場下跌過程中一些杠桿使用者蒙受巨大損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市場參與者的結構,從這些角度看,是否已經實現由熊到牛的反轉并非一朝一夕。
        由于中國經濟下滑和企業盈利惡化,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上升,銀行的不良資產也開始大量暴露。隨著違約的增多,剛性兌付開始打破,債市過去多年隱藏的風險開始逐步暴露出來,在經濟開始系統好轉之前,違約壓力還會進一步上升。
        但是由于政府對金融風險的高度警惕和嚴密管控,債市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性并不很大,許多風險在充分暴露之前就會得到解決,或者至少是臨時緩解。
        企業債
        隨著中國股市泡沫破裂,投資者資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資產類別:企業債。法興銀行指出,企業債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融資渠道,年增速超過20%,債券收益率急劇下降、信用息差大幅壓縮顯示出市場過度繁榮。
        法興報告指出:“投資資金逃離股市顯然推高了債市,另一方面債券投資的杠桿也快速擴張。3季度,債券回購量環比飆升13%,同比飆升81%,達到155.8萬億人民幣,為有史以來最高季度回購量。這是一個需要警惕金融系統風險的新領域。”
        債券回購是債券投資者用手中的債券換取短期貸款,然后用來購買其他資產。債券回購的量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通過這種交易,企業債被用作了杠桿,而且如果它是泡沫的話,泡沫只會越吹越大。
        法興銀行并非唯一發現這一趨勢的機構。事實上,華爾街經濟學家都在關注中國債市的進展。
        9月份,麥格理(Macquarie)指出,中國的大宗商品企業越來越難以承受巨大的債務負擔,情況正在全面惡化。
        麥格理報告指出:“大部分板塊的債務服務能力都進一步惡化,而大宗商品企業的惡化程度尤為令人震驚,2014年,該板塊EBIT未擔保債務占總債務比重超過50%。”
        更嚴重的是,可能部分由于債務高企,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投資資本的回報率不斷下降,而中國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持續處于通縮狀態。這意味著企業利潤率不斷下降,反過來又降低償債能力。
        對于如何控制債券市場的風險,匯豐銀行(HSBC)稱中國政府正在“進入一片未知疆域”,需要“新思維”。
        小貸行業
        小貸行業的好日子好像也迎來拐點。《廣州日報》報道,小貸行業進入洗牌年,廣州一年72家小貸公司關門。說今年以來,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不良率上升,全國小貸公司虧損面有所擴大。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提醒,小貸公司要謹慎對待房地產開發項目,否則房企資金鏈出問題時,“首先受傷的是小貸公司”,“一筆壞賬可能會搞垮一家公司”。
        焦瑾璞指出,目前小貸公司已進入洗牌階段,有些經營好的正在上臺階,而有少數困難的在勉強支撐,有相當一部分在觀望。
        這樣的一幕,在人人貸市場,所謂“P2P”市場也在上演,而且場景何其相似。自4月14日起一周內,至少有3家P2P公司“出事”,陷入“跑路”的漩渦。據統計,截至目前,2014年已經有共計27家網貸平臺出現了問題,涉及金額超6億元。
        《南方都市報》認為,P2P網貸行業洗牌后也很難沖破“壞賬”陰影。說近年來,P2P行業在政府監管之外“野蠻生長”,粗略估計平臺數量超過萬家。但壞賬、造假、跑路等行業頑疾也拖垮一大批P2P企業。
        樓市
        要說正在進行時的樓市財富大洗牌,更驚心動魄。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公布的《1987年以來的國內商品房平均價格及上漲情況概覽》顯示,在中國4次負利率期間,房地產都呈現出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
        1996年啟動個人住房貸款,當時商業貸款利率為15.12%;經過連續7次下調,2002年2月21日的商業貸款利率為5.76%;2007年9月15日又漲7.83%、2008年12月31日下調至5.94%;2011年7月7日為7.05%;此后一路下調,目前是5%。
        本輪周期房貸下跌25%左右,房貸利率史上最低。進一步刺激中國購房者的購房意愿。
        中長期來看,房貸利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有限,股市分流的避險資金也有限,房地產銷售缺乏持續改善的動力,未來更可能是結構分化的行情,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稀缺學區房仍重點關注。
        《華夏時報》報道,多房企資金鏈斷裂,倒閉潮來襲。房企倒閉潮在全國各地愈演愈烈,新近傳出的是南京盈嘉恒升實業有限公司資金鏈斷裂。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3月以來,被曝光的這類案例就有10多起,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北、陜西、海南等多個省份,多半陷入破產危機。
        業內人士分析說,被曝光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隱患已在行業內悄然積聚。這樣的風險,已從金融體系向地產行業延伸。下半年,房企資金鏈斷裂的現象可能更為頻繁地發生。
        據說,現在很多開發商對資金的需求幾乎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程度,什么房地產信托、私募基金、民間高利貸都成了救命稻草,總之是拆東墻補西墻,借錢來還錢。
        房地產降價跑量求生存如何呢?恐怕也沒那么容易。一段前塵往事被提起,平地又起波瀾。爆料人是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說自己2008年,“南京市政府又給萬科開了四千萬罰款單,為什么,因為降價。這就是物價局開的。我們一般認為你物價局更應該管的是哄抬物價啊,但物價局說你降價是為了壟斷。”
        王石回憶起這段經歷是相當沉重的,沒想到自己降價得罪了地方政府、得罪了同行。一個細節是,當時,萬科售樓處被砸,請來的特警只是旁觀,并不阻止。
        最新消息,南京物價局的官方微博否認說,從未對降價銷售的企業處罰,不存在降價罰款。無疑為此事增添更添看點。
        樓市這副牌怎么洗?雖說牽涉利益眾多,阻力重重,但市場法則已漸漸顯露其無情的一面。
        餐飲
        中國餐飲業面臨的大洗牌,又所為何來?中國烹飪協會會長蘇秋成發表講話稱,餐飲供給與餐飲消費需求的結構性失衡等因素,造成了當前中國餐飲業的窘境。中國餐飲業面臨改革開放35年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
        他還說,在行業內外嚴峻形勢雙重夾擊下,中國餐飲業正處于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增長速度的換擋期。餐飲行業亟需“回歸本質、回歸大眾、回歸市場、回歸理性”。
        這樣看來,財富大洗牌既是事實,也是趨勢,既是讓人陣痛和不適應的危險,也是煥然重生的機會。
        當前,由于中國實體經濟對貨幣吸納能力下降,人們都要提高手中資產的流動性,即使放松銀根,資金大概也不會更多跑到實體經濟里去,因為實體流動性很差,抽出來很難。
        寬松政策下投放的大量貨幣會轉戰股市、債市、一線房市等大類資產領域,輪番推高資產價格泡沫,金融機構出現“資產荒”,最終形成“堰塞湖”。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的資產岌岌可危。張庭賓表示,如果仍然依照傳統的思維和投資方式,不要說未來財富增值,能夠保住過去的財富積累都是奢望,未來3年,80%的富人都可能被打回原形,變成窮人。

      中財網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