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align=center>
決策層對樓市的基本態度已發生變化?
上海歷來是中國樓市風向標。此次上海向高房價說“不”,明確保持定力不出臺房地產刺激政策,并且罕見的痛批當前上海房價,較為罕見。
決策層對樓市的基本態度已發生變化?上海此番變動,或許可以從幾個細節分析:
1、撤銷房管局,撤銷的不僅是一個管理部門,更是對房地產經濟的依賴;
2、房價不能是脫韁的野馬,必須堅決控制好,上海如此,其他城市也如此。安居方能樂業,沒有安居就談不上樂業,高房價難以讓人安居,只能讓人無家可歸;
3、貸款資金不能總是流向房產市場,我們的貸款資金應該流向創新創業,只有創新創業才能打造一個城市發展的可持續動力,房產經濟膨脹的未來就是“死城”。
對于上海的此番行為我們尚且不知是單個城市的地方行為,還是整個房地產行業行政變革的新開端,有待進一步觀察。
上海下戰書,樓市將有大變局?
知名財經評論家劉曉博認為,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會出現過熱,然后被“開小灶調控”,這是必然的。
一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會帶來兩大風險:第一,過早觸及“市場頂”,帶動全國樓市下跌;第二,會帶來民眾的不滿。
那么會出臺什么樣的政策,來調控一線城市樓市?當然是此前使用過的那些招數,比如控制按揭首付比例,調整貸款利率,微調公積金政策,增加中小戶型供應等等。
劉曉博認為,這種調控無法控制住一線城市的房價。如果你不期望獲取暴利,只希望能在一個長時間段里戰勝通脹。那么,有錢繼續買吧,買一線城市位置不錯的普通住宅。
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在本月召開,這次會議將研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就在“十三五”前夕,上海釋放城建管理機構整合的重要信號。
可以說,這個周末中國樓市最大的新聞不是普遍預測中的央行降準,而是上海對高房價說“不”。
上海撤銷房管局,下決心減少對房地產的依賴!
據新華網報道,在10月9日舉行的上海市建設交通系統干部大會上獲悉,上海市將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簡稱“房管局”)。
同日,在上海市委舉行的區縣、大口黨委書記季度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韓正再次重申了上海市抑制房價的目標。他說:“上海作為一座特大型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有自身特點,控制房價是重要調控目標。”
韓正指出,上海房價已經很高,如果不堅持調控,將影響上海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也會削弱城市的競爭力。必須堅定不移下決心減少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必須保持定力,絕不能為緩解一時一地的問題,而采用短期刺激政策,要對市民負責、對未來負責。
新聞鏈接:
昨日,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主持召開上海市建設交通系統干部大會,會上宣布上海市將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簡稱“房管局”)。
原上海市城鄉建設和管理委員會、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職責,整合劃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這也意味著上海將不在擁有專業住房政策管理的機構,而是并入城市建設綜合管理部門協同管理。
此外,韓正對于房地產調控提出新的要求,或將預示上海對于房地產調整還將會有下一步動作。在會上,韓正表示“上海作為一座特大型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有自身特點,控制房價是重要調控目標。這項工作,不能人云亦云,必須清醒認識、堅定不移?!薄皥猿址康禺a調控,對市民負責、對未來負責”
韓正之所以強調要控制上海房價,在他看來,上海房價已經很高,如果不堅持調控,將影響上海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也會削弱城市的競爭力。
因此,韓正要求上海絕不能為緩解一時一地的問題,而采用短期刺激政策。在他看來,上海必須堅定不移下決心減少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業的依賴。
當前,上海房地產市場存在兩大結構性問題:辦公用房、商業用房投資增幅過大、保有量過大;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應嚴重不足,特別是市場化新建商品住房的中小套型供需矛盾突出。
對于這樣的問題,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上海的供地不合理,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應明顯減少,而這或許也是裁撤房管局的重要誘因。
未來新組建的住建委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抓緊研究制定約束性措施,在土地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土地出讓結構調整。
對于上海此番變動,的確有些出乎意料,或許可以從三個細節分析此番變革帶來的一些變化:
首先,坦誠官方自身問題,裁撤房管局
官方主動坦誠當前上海房地產存在的問題并將癥結歸結為官方自身,這的確有些罕見。
其次,明確不允許房地產刺激、要控制房價
在這次會議上,韓正明確保持定力不出臺房地產刺激政策,并且罕見的痛批當前上海房價,這也的確罕見。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控制房價也是政府主觀意志,這本身可能就有不妥之處。
再次,減少經濟對房地產依賴,降低房地產地位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核心支柱之一,一直是明著打,暗里愛。但這次上海或許是動真格了,動真格的表現就是干脆裁撤了房管局,直接用官方的行政行為表明未來房地產主管部門將不在作為一個獨立的部門存在,一視同仁。
最后,對于上海的此番行為我們尚且不知是單個城市的地方行為,還是整個房地產行業行政變革的新開端,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