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7月外匯占款刷新最大降幅 箭在弦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7月,中國外匯占款降幅創歷史之最,多名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測降準降息將是大概率事件。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7月末

          7月,中國外匯占款降幅創歷史之最,多名分析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預測降準降息將是大概率事件。

          央行最新數據顯示,7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26.41萬億元人民幣,下降3080億元;同時,7月末,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28.9萬億元人民幣,下降2491億元。央行口徑與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雙雙刷新單月最大降幅紀錄。


          8月外占負增長或仍較高

          市場分析普遍認為,7月外匯占款降幅如此之大,說明央行當月在外匯市場進行增加美元供給、回籠人民幣資金的干預操作,以穩定人民幣匯率。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研究負責人李奇霖稱,7月貿易順差430億美元,較6月僅收縮35億美元,僅從貿易項無法解釋外匯占款大幅收縮。從7月份1年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NDF)隱含的人民幣升貶值預期來看,人民幣貶值預期較6月明顯增強,資本外流可能是外匯占款大幅收縮的主要原因。

          但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分析,7月份外匯占款減少較多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在美聯儲加息預期背景下,企業和居民結匯意愿降低;二是外貿順差增加額減少,7月當月為430億美元,是近4個月以來最低值;三是我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增加較多,7月增加106億美元,為今年以來最高。

          數據顯示,從2015年以來,央行口徑外匯占款連續了7個月的負增長,1~7月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余額依次為27.07萬億元、27.05萬億元,26.81萬億元、26.77萬億元、26.73萬億元、26.71萬億元、26.41萬億元。

          央行8月11日發布消息稱,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這一紙聲明,直接引發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央行在8月上旬進行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報價機制改革,從報價的決定者到通過作為外匯市場供求的參與者來影響報價,穩定金融市場預期。在這樣一個“磨合期”中,預計8月外匯占款負增長的規模仍然較高。

          “中間價改革,人民幣大幅貶值,8月外匯占款數據可能更糟,”李奇霖認為,未來的政策路線圖或將是:短期降準抵補外匯占款缺口——中期基建穩增長制造新的高收益資產——長期注冊制和資本市場改革借用創業、創新產生造富效應。


          降準降息大概率

          “7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下降3080億元,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下降2491億元?!贬槍?月外匯占款數據,謝亞軒稱,負增長的規模已經超過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沖擊造成的影響,是外匯占款有記錄以來負增長規模最多的一個月。

          外匯占款此前經常被視作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的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則意味著注入流動性,減少則相反。對沖外匯占款和下調存準率是基礎貨幣投放的兩個主要渠道。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外匯占款的減少,需要下調存準率來提供流動性。

          周景彤則預測,假定其他條件不變,外匯占款減少,意味著流動性趨緊和利率上升。事實上,SHIBOR利率自7月以來不斷走高,隔夜拆借利率月初為1.163%,月底升到1.47%,升幅超過20%。外匯占款大幅減少,增大了利率上行壓力,在宏觀經濟總體疲弱的背景下,這增大了近期降準的概率。

          “外匯占款缺口需要央行主動貨幣投放抵補,只要匯率端稍顯穩定后,降準大概率會出現。”李奇霖稱。

          李奇霖認為,外匯占款大幅收縮本質上反映的是人民幣資產相對回報率下降。中長期來看,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和加息基本確定無疑,而人民幣資產回報率因房地產投資趨勢性下降。從7月單月看,外匯占款下降也與股票市場大幅震蕩有關。

          外匯占款缺口顯而易見。數據顯示,7月末金融機構口徑外匯占款環比減少2491億元,降至約28.9萬億元,7月減少規模創年內新高;6月減少937億元,為4個月以來首次減少;7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環比減少3080億元,降至26.4萬億元,6月份減少172.51億元。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擔心,央行是否需要通過持續干預市場來穩定匯率,從而出現外匯儲備的持續下降?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不必過于擔心。既然匯率已經接近均衡,而且中國的經濟基本面支持匯率的基本穩定, 經過上周的一個短暫的貶值之后,未來一段時間更有可能的是雙向
          波動,升值和貶值的機會是差不多的。

          馬駿同時表示:“央行已基本退出對匯率市場的常態式干預,只在特殊情況下通過干預來熨平過度偏離基本面的短期波動。未來即使央行需要干預市場,向兩個方向干預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已經進入了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新常態”。IMF預計2015年中國GDP增速7%左右的目標可以實現,具體預測為6.8%,與年初預測一致。IMF指出,6.5%至7%的GDP增速對中國而言均屬適宜區間。對于宏觀政策,IMF認為如果未來經濟增速下降到6.5%以下,可采取更寬松的財政政策。中國目前不需要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否降息可靜觀其變。

          馬駿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經濟已經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今年下半年GDP的環比增速有望超過上半年,全年有較大概率達到7%左右,明年經濟增長也可能繼續受益于這個回升的勢頭。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