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國研中心認為,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調整分化態勢,部分核心指標有所好轉,但經濟運行整體下行態勢尚未逆轉。
在其官網上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表示,目前經濟分化下行的力量總體仍大于重塑上升的力量,預計全年實現7%增長的預期目標仍需政策加力增效,避免經濟失速。
課題組報告提出,分化趨勢更加明顯,高度依賴資源和重化工業的地區,本輪調整中降幅偏大,遼寧、山西和黑龍江省等比較典型。基礎設施“穩增長”的動力趨弱,受財政減收和債務壓力加大等因素的影響,當前地方政府推動基建投資資金動員力明顯不足。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長明顯放緩,同時受制于投資長期回報前景不看好、機制不順暢,PPP項目進展緩慢。
經濟運行效益尚未好轉,通縮風險尚未排除。經濟下行中,隱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有所增加,統計數據質量堪憂等問題都值得高度關注。
“中國經濟仍處在階段性增長放緩的進程中,新的增長中樞和新階段的經濟平衡尚未確立,下行壓力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課題組報告認為,2015年可能并不是本輪經濟調整的底部,需求和供給下行調整尚未結束,2016年仍有下行壓力。
報告稱,目前基礎設施投資要實現20%增長,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而且美聯儲加息、希臘危機、超強的厄爾尼諾帶來的災害問題,特別是股市大幅下跌的后續效應,都可能會對下半年經濟運行形成一定沖擊,仍考驗著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報告建議,全年實現7%的預期目標仍需進一步努力。在地方財力受限情況下,中央可適當擴大赤字規模,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力度;為地方融資平臺轉型設定明確過渡期,對于債務率總體偏低的省區市,適當放開地方債務規模上限;設立PPP引導發展基金,提高民營資本參與積極性;適當提高企業應稅所得額免稅標準。
同時,考慮到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化解金融風險等因素,保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條件十分必要。下半年,可根據經濟運行動態,適當采取1—2次降準、降息操作;同時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利率水平,引導銀行擴大資金運用。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也認為,雖然寬松政策推動房地產銷售等需求面持續回暖,但向生產面傳導機制并不順暢,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企業倒閉、局部金融風險爆發以及就業失穩可能性均有所上升。
他預計,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都將繼續加碼。PSL、地方政府債務擴容、降低企業債發行標準以及放松房地產開發貸款條件等都將成為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方式。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