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已經公布的省份來看,增速位居前列的仍主要在中西部。重慶市15日公布的上半年“成績單”顯示,上半年,重慶實現GDP為7237.90億元,同比增長11.0%,較全國高4.0個百分點。該增速在目前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第一。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后,各省份的“半年報”也陸續面世?!兜谝回斀浫請蟆方刂?9日統計,已有12個省份公布了自己的經濟“半年報”,這些省份增速比一季度企穩回升,不少省份都展現了新亮點。
中西部省份增速靠前
從目前已經公布的省份來看,增速位居前列的仍主要在中西部。重慶市15日公布的上半年“成績單”顯示,上半年,重慶實現GDP為7237.90億元,同比增長11.0%,較全國高4.0個百分點。該增速在目前已公布的省份中位居第一。
這其中,作為中國中西部重要的工業制造基地,上半年重慶工業增長依舊延續了強勁增長勢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9841.72億元,同比增長13.0%。規模以上工業39個行業大類中,35個保持了增長,其中支柱產業汽車和電子分別增長19.0%和12.2%。
重慶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此前對本報分析,這幾年重慶的產業發展得非常不錯,尤其是汽車和電子信息兩大產業都做得很大。與此同時,重慶也在布局機器人、通用航空和3D打印等新興產業,確保后續產業未來也能跟得上。
在重慶之后另一個增速超過10%的省份是同樣位于西南的貴州,上半年貴州省GDP4351.0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7%,該增速位居第二。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在經濟新常態下,中西部一些以能源礦產為支柱的省份經濟受到了影響,但也有一些省份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如重慶、貴州這幾年的新興產業都發展得很不錯。
除了重慶和貴州,其他幾個增速超過8%的省份也集中在西部地區,如新疆增長8.2%,四川和云南均增長了8%。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一季度,各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普遍回升。這其中,新疆高于一季度1.3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12位,位次比一季度提升10位。河南和云南均比一季度提升了0.8個百分點。四川提升了0.6個百分點。其他省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各地呈現新亮點
在經濟增速企穩的同時,各省的經濟發展也呈現了不少新的亮點。
數據顯示,上半年貴州新興產業發展加快,以大數據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省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4.4%;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5%;新型建筑建材業快速發展,建筑業增加值增長17.4%。
在外貿出口方面,經過積極培育外貿新增長點,貴州省上半年進出口總額372.13億元,增速由一季度下降15.0%轉為增長59.6%。其中,出口總額329.15億元,增長69.9%。
在重慶,上半年重慶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2.1%,但出口仍增長18.1%,遠高于沿海地區。其中,一般貿易實現進出口1399.95億元,同比增長96.7%。這也是顯示重慶的出口結構在不斷的優化。
李勇認為,這幾年重慶的渝新歐鐵路是中西部做得最好的,貨物量在諸多“新歐”鐵路中最大。例如近幾年很多沿海電子巨頭落戶重慶后,生產的大量筆記本電腦就通過渝新歐運往歐洲。
胡曉登說,長江中上游的湖南、湖北、重慶、貴州等地水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而且與珠三角、長三角的聯系十分緊密,這幾年長三角、珠三角的不少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巨頭紛紛落戶到重慶、貴州等地,這些地方的產業結構不斷豐富和優化,出口量也不斷提升。
河南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工業2.9個百分點;占全省工業比重45.9%,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全省高成長性制造業投資增長15.1%,高于工業投資3.2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比重54.2%,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而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發展也呈現了不少新亮點。在上海,盡管今年以來上海工業生產增幅明顯回落,但是企業利潤保持增長,反映出制造業調結構的成效顯現。1~5月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6%,高于全國增幅6.8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銷售利稅率為15%,高于全國5.1個百分點。
此外,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1%,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644.77億元,增長9.6%;金融業增加值1988.90億元,增長30.1%。
在北京,從第三產業看,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等優勢行業增長較快。其中,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035.6億元,增長19.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2.5%。這三大行業對北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