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今年中國經濟走勢,中國央行表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增長仍面臨一定的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但仍將處于合理區間。
中國有望保持7%左右增速
央行提出,從國際看,主要發達經濟體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出現分化,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增大,新興經濟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需回升可能相對有限。
從國內看,投資增長乏力,新的消費熱點不多,工業產品價格持續下降,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一些領域仍存在風險隱患。
5月27日,在《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4》中,央行稱,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創新驅動,持續釋放的發展潛能將支撐中國經濟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
價格方面,央行預計,總需求擴張有所放緩,工業品總體供過于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保持低位震蕩,都將對價格上行形成制約。盡管經過前期較快上漲,目前居民對物價的感受依然較強,價格預期還不很穩定,價格水平有望維持低位波動。
關于中國的貨幣政策,央行總體延續了此前的口徑: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適時適度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2015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預期增長12%左右。
全球經濟仍存較大風險
展望今年全球經濟形勢,中國央行判斷,全球經濟整體復蘇步伐有望加快,但仍可能面臨較大風險,
首先是歐元區經濟復蘇風險。歐元區經濟在衰退邊緣徘徊,且通縮風險日益凸顯,如果陷入持久性停滯,將通過貿易、金融和信心等渠道給全球復蘇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是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和宏觀政策分化的風險。美國經濟有望繼續向好,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在逐步回歸常態。歐日經濟復蘇前景不明確,可能進一步加碼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且實施的時點和節奏都存在不確定性。
在實體經濟和宏觀政策分化的推動下,全球資本可能在更大范圍和更大規模上進行重新配置,從而導致匯率走勢和跨境資本流動方向多變、波動加大,這將對部分經濟和金融體系較為脆弱的經濟體形成壓力,并增大有效實施宏觀政策的難度。
三是全球性通縮風險。歐元區在通縮邊緣徘徊,日本央行的通脹水平也長期低于2%的預設目標,美國和很多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水平也顯著下降。全球范圍內都面臨通縮壓力,而經濟復蘇停滯與通縮并存將令形勢更為嚴峻。
此外,還有國際油價大幅波動風險。油價的波動性也大幅上升,未來走勢存在不確定性。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