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就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后不久,集萬千關注于一身的“一帶一路”框架性文件亮相。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下稱“文件”)分八個部分。
記者此前從接近官方人士處獲悉,作為綱領性文件,“一帶一路”文件更側重于整體架構,不會出現過細部署。這名人士昨日對本報表示,此次發布的文件不僅全方位闡釋了這一戰略的邏輯和構想,也明確了合作對象和大的戰略方向,對中國未來十余年對內對外的發展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3月29日,習近平同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時說:“我們希望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年貿易額突破2.5萬億美元。希望企業家朋友與中方各類企業、絲路基金和即將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加強對接,創新合作模式,共同探索開拓市場、互利共贏的新路子。希望企業家們繼續關注和關心中國經濟發展,把握中國機遇,同我們一道踏上中國發展新征程。”
上述接近官方人士對記者透露,目前有關部門、金融支持機構和重要企業的前期對接和準備工作進展順利,預計“一帶一路”不久將掀起落地高潮。
“蛋糕”是共享的開放的
“一帶一路”的影響顯然不只停留在中國一些特定省區市,從文件來看,這個戰略風潮已經席卷了全中國,更吸引了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關注。
談及“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習近平在演講中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目前,已經有60多個沿線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表達了積極態度。
記者在博鰲論壇上發現,各國政商學界人士都表示出對“一帶一路”的高度關注,并且急于想表達訴求和參與其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薩烏德親王說:“絲綢之路在歷史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各個大洲的交流和貿易往來得到了重要的發展,我們也從中受益很多。我們呼吁進一步促進各個國家的經貿往來。”
亞投行朋友圈的火爆也從側面顯示出“一帶一路”的受關注程度。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宣布了總統普京的決定,俄羅斯將申請加入亞投行。
截至記者發稿,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40個,而在意向創始成員國的申請截止期(3月31日)之前,還有一些國家或將表態加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培林對記者表示,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的發展,對于全球的增長和發展,特別是對于其他中低收入國家的發展,其意義怎么強調都不過分,“一帶一路”正是這樣一種做大全球“蛋糕”的思路。
此外,中國13億人口規模的經濟體在產業升級過程中,騰退出來的可供其他發展中國家承接的空間也將是空前的。“這和二戰以來,日本、韓國等所提供的市場空間和產業轉移空間,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劉培林表示,中國推動的互聯互通、倡議的“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共同繁榮和發展的主動擔當。
全國備戰“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的效應在國內持續升溫。從早期規劃到文件正式發布,“一帶一路”戰略已經成為全國新一輪投資和經濟增長的動力所在。
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是按照東部、中部、東北、西部四個板塊設計,這種設計也大體兼顧了發展水平的差距。
劉培林認為,“一帶一路”的提出和實施,賦予了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以新的內涵,既不受這些板塊之間界限的限制,又在這些板塊間形成更加有效地溝通。而且,也兼顧到了中國城市帶的發展。“一帶一路”所涉及的城市帶發展,將集聚相應的人口和生產活動,既促進城市化進程,也將在城市化的發展過程中,縮小區域差距。
根據文件,“一帶一路”分西北、東北、西南、內陸、沿海和港澳臺等地區板塊,幾乎涵蓋全國。根據各個地區的地理、經濟特點,文件提出要發揮各自優勢,全國一盤棋,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此外,文件還提出打造兩個核心、八大開放高地和十五個港口的要求。具體來看,文件提出要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同時,文件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從內陸地區來看,要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蘭州、西寧開發開放,推進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和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針對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地區,要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
劉培林表示,“一帶一路”對地方間的紅利還在于加強了流通。目前,我國國內不同區域之間,無論是基礎設施等硬件,還是社會保障、勞動力流動等方面的體制軟件,都沒有充分地聯通起來。所以,推動“一帶一路”,也是在推動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推動國內的改革。
多維度合作消除壁壘
習近平在講話中談到,“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他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都是開放的,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
民生宏觀研究院報告顯示,根據各地方兩會透露的消息,各地方“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具體項目主要以“鐵公基”為主,占到全部投資的68.8%;此外,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
按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為2~4年計算,2015年國內“一帶一路”投資金額或在3000億~4000億元左右,預計將拉動GDP增速0.2~0.3個百分點。在龐大的投資面前,任何一個國家恐怕都無力獨自承擔,只能通過市場化的運作來籌集。因此,文件特別就資金融通作出說明。
文件提出,一方面要共同推進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籌建,加快絲路基金組建運營,推進亞洲貨幣穩定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信用體系建設,擴大沿線國家雙邊本幣互換、結算的范圍和規模,推動亞洲債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引導商業性股權投資基金和社會資金共同參與“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建設。各國可通過本幣互換等方式來降低成本。
在提出資金融通愿景和行動的同時,文件特別就貿易暢通作出了部署。近年來,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有了長足發展,但各種貿易壁壘仍不便于擴大交往,因此,需要使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便利化,加強信息交換、海關、認證等方面的合作來拓寬貿易和投資范圍。
文件特別提出,要加快投資便利化進程,消除投資壁壘。加強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磋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