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的“腰斬式”下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以上游勘探開發為核心業務的中石油的業績。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0857.HK,下稱中石油) 3月26日公告顯示,公司2014年的營業額為2.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受原油價格下跌、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下調等因素影響,凈利潤同比下跌17.3%,為1071.72億元。
資本支出方面,中石油2014年的資本性支出為2917.29 億元,同比下降 8.5%。資本開支在2015年會繼續下降10%,預計為2660億元。這是中石油連續第三年縮減開支,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別降低了10%和9%。
在3月26日舉行的2014年業績發布會上,中石油副董事長兼總裁汪東進表示,過去幾年在壓縮資本性支出方面確實采取了比較大的動作和措施,公司將堅持有質量有效率可持續的發展方針,從過去的注重規模的擴張到更加注重效益的發展轉變。
中石油計劃繼續縮減整體資本開支,將資源更多的向核心業務傾斜。“從公司優化資本性支出的結構上來說,上游核心業務,尤其是勘探開發基本保持過去的投資不變,比例則由71%提升到75%以上。在油氣田的開發和生產方面,主要是產能建設,更加注重向產能建設回報高的油氣田傾斜。”汪東進稱。年報顯示,中石油2014年在勘探開發板塊的資本開支為2214.8億元,比2013年的2263.8億元略降2%,2015年的計劃開支為2002億元,仍占開支的75%。
被問及低油價情況下,中石油是否會出售北美地區的虧損資產時,汪東進表示,“油價處于低位時,對國際大石油公司來說,進行資產處置是一種損失。但如果在低油價上加強合作,在這些地區的資產上實行相互的置換,是一種海外資源重新架構、互惠的方式。對于中小石油公司而言,低油價使其現金流出現問題,這是我們去實施主動性并購和收購的好機會。”
“對于北美的資產,在低油價下我們也在尋求辦法,將采取與國際大石油公司資產互換的方式。目前主要是以非常規油氣為主,現在中石油這些資產主要集中在加拿大,國際石油公司在這些地區也有大批資產。”
談及低油價時期面臨的挑戰時,汪東進表示,預計2015年油價將持續在低位,公司的生產經營仍然面臨很大挑戰。“在低油價下,現金流保持平衡是一個度過難關的關鍵要素。公司將從三方面的措施繼續保持正向的自由現金流,首先是投資上繼續嚴控成本,控債降息,今年通過壓縮資本金支出,來彌補40%左右的現金流缺口;第二是經營管理方面繼續大幅壓縮成本費用,通過成本費用壓縮來彌補25-30%的現金缺口。”
第三方面是繼續加大液化和進口氣業務的減虧和扭虧措施。“今年進口天然氣的計劃是扭虧為盈實現盈利,進口液化天然氣業務將在去年基礎上減虧100億以上。另外在天然氣銷售方面,繼續加大自產氣的銷售量,控制進口天然氣的量。計劃天然氣銷售要減虧100-150億,這部分可以增加30%的現金流。”
2014年,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31.26億元,同比下降54.6%,因2013年同期以部分管道凈資產及其業務出資產生收益,剔除其影響,天然氣銷售同比增加經營利潤90.60億元。進口天然氣業務依舊虧損,2014年天然氣銷售板塊凈虧損350.2億元,同比減虧68.52億元。其中,銷售進口中亞天然氣292.70億立方米,虧損176.83億元;銷售進口LNG72.58億立方米,虧損204.50億元;銷售緬氣32.26億立方米,虧損34.65億元。
汪東進稱,”管道資產重組是中石油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重組的范圍力度還會擴大。原來我們重組的主要是西氣東輸一線和二線東段的天然氣管道的資產。目前通過對改革方案的優化,計劃擴大中石油管道重組改革的力度,包括天然氣管道,也包括原油管道。管道資產的重組要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化。”
此外,中石油2014年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虧損235.60億元,同比減虧8.32億元。其中,煉油業務受油價下跌導致毛利下降以及庫存跌價影響,經營虧損71.55億元;化工業務同比減虧32.79億元。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不旺等因素影響,2014年中石油銷售板塊實現經營利潤54.21億元,同比下降28.3%。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