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牌照的發放,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
首批獲準籌建的五家民營銀行已有兩家開業,第二批花落誰家,各界頗為關注。據參與申報民營銀行的主要發起人,全國政協委員、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獲得的信息,目前在銀監會排隊審核的民營銀行超過二三十家。來自中西部、東北地區的多位代表亦表示,當地民營銀行籌建方案已報送銀監會,年內獲批希望較大。
有媒體報道,此前銀監會內部已經和各省討論,計劃今年推出30家民營銀行試點。而交通銀行[-0.16% 資金 研報]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存款保險制度推出之前,民營銀行不會大批量設立。
數十家民營銀行蓄勢
“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成熟一家,批準一家,不設限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設限額”的首次提法,為民營銀行的擴容帶來極大想象空間。
今年兩會期間,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多位代表和委員提及當地民營銀行籌建進展。與首批獲準籌建的民營銀行集中在沿海地區不同,正在醞釀的民營銀行更多位于中西部省份和東北城市。
來自甘肅的全國人大代表、盛達集團董事長趙滿堂表示,由盛達集團作為主發起人,共聯合十家企業發起的甘肅第一家民營銀行“西部銀行”,其申請材料已通過甘肅省金融辦、當地銀監局審批,目前已報送銀監會。他指出,“西部銀行”定位于服務中小企業和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企業。
而且,目前民營銀行申請材料已上報至銀監會的省份及自治區,還有重慶、哈爾濱、新疆等,相應的申報銀行依次是富民銀行、建華銀行、南疆民營銀行。
此外,來自寧夏的全國人大代表馬瑞文介紹,對于區內民營銀行的籌建,去年12月自治區政府分別上報國務院并致函銀監會懇請支持。目前,國務院已批轉銀監會予以審查、辦理。
時間進度上,貴州的民營銀行則相對有比較明確的安排。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工商聯副主席謝強介紹,貴州省政府將民營銀行的審批工作作為今年23項重點工作之一,要求4月底必須把修改完善的材料報到銀監會,爭取第3季度獲得批復。
“我們的工作計劃和方案已經報到銀監會,現在按照銀監會的要求,對發起股東的結構正在調整優化,對民營銀行定位做方案設計。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獲得批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謝強說。
前提:建立存款保險制
另有媒體報道,此前銀監會內部已和各省討論,計劃今年推出30家民營銀行試點,一個省設立一家。對此說法,本報記者尚未從銀監會得到證實。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開發銀行陜西分行行長黃俊表示,陜西省第一家民營銀行秦農銀行有望很快獲批。而且,2015年陜西會出現更多的民營銀行,正在籌備中的有五六家。
這一情況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0.83%]融董事長賴小民的思路較為接近。在賴小民看來,僅在全國試點發展3-5家民營銀行,遠遠滿足不了小微企業、三農經濟等實體經濟的需求,建議至少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展3-5家。
據全國政協委員、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透露,目前在銀監會排隊申請的民營銀行有二三十家以上,且申請條件都比較成熟。
業內人士認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是發展民營銀行的重要前提和條件。只有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才利于民營銀行的標準化和大規模推行。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期對媒體表示,存款保險制度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中國銀行[0.51% 資金 研報]外部監事梅興保更是樂觀地表示,五一前后這項醞釀已久的基礎制度就有可能對外公布。
“存款保險制度落地前,民營銀行應不會大批量產生。現在存保制度逐步向前推進,今年落地的可能性很大,后面民營銀行逐步批量推出就有很好的基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目前,民營銀行的監管考核指標,尚未出臺細則。
趙滿堂建議,核準民營銀行籌建方案時不限定經營區域,或者允許在一個較大區域范圍內經營。比如甘肅的民營銀行可以在西北地區運營,一方面支持民營銀行發展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是因為在無邊界的互聯網金融大背景下,限定營業范圍不太現實。同時,他建議,要實施差別化監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