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渝昆西三地市長為菱形經濟圈點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唐良智在兩會四川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向李克強總理匯報時提出一個全新構想——成都、重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唐良智在兩會四川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向李克強總理匯報時提出一個全新構想——成都、重慶、西安、昆明構建“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對此,其余三城的市長也表示贊同,相信未來四個城市將會抱團發展,構建中國腹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我很贊成“菱形經濟圈”這個提法

          川渝本一家,經濟一脈牽。成都、重慶兩個近鄰城市,坐火車只要不到兩小時。

          目前,重慶、成都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汽車產業等方面的產業集群正在該區域形成。隨著兩地經濟的發展,兩地產業融合、經濟的互補性將進一步加強。

          近日,成都首次提出成都、重慶、西安、昆明四城構建“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昨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就菱形經濟圈對正在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進行了專訪,黃奇帆表示很贊同菱形經濟圈這個提法。

          NBD:成都市提出菱形經濟圈,將成都、西安、昆明、重慶納入到這個經濟圈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您如何看?

          黃奇帆:我很贊成,我記得我兩年前提出西三角經濟圈“西安、重慶、成都”,要推動“西三角”的發展,作為中國內陸城市的增長極。對于菱形經濟圈,我贊成這個提法。

          NBD:如何看待菱形經濟圈?比如在互聯互通方面。

          黃奇帆:首先是交通的互聯互通。產業的互聯互通是因地制宜的,各地企業市場化本身就會產生的。政府創造互聯互通的環境條件,市場本身會起到資源配置的作用。

          NBD:那重慶市會在菱形經濟圈起什么作用,政策層面會做些什么規劃?

          黃奇帆:政府主要職能是搞基礎建設,搞投資環境,互聯互通的真正動力是市場。


          昆明市市長李文榮:“菱形經濟圈”打通南北絲綢之路
       
          對于成都市提出的“菱形經濟圈”,全國人大代表、昆明市市長李文榮表示了濃厚興趣。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稱,昆明在“菱形經濟圈”中扮演的角色就是面向南亞、東南亞。

          面向南亞的關鍵城市

          NBD:如何看昆明在國家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李文榮:目前國家三大區域戰略規劃昆明占了兩塊,一個是長江經濟帶,一個是“一帶一路”,兩大經濟帶中昆明都是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關鍵城市。從地理區位看,昆明在航空和鐵路方面都是“一帶一路”的交結點,隨著東亞、東南亞與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緊密,昆明一定會成為區域商貿之都。

          另外,昆明還是能源和通信的重要城市,這構成了昆明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中的重要作用。

          在培育產業方面,昆明將推動加工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作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我們期待“一帶一路”具體的規劃和重大項目的實施,從而帶動“一帶一路”上的城市比如昆明的發展。

          NBD:現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區域發展,昆明如何實現與西部兄弟省會城市的協調發展?

          李文榮:我們非常重視這塊,比如參與了9+2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區。將加快昆明與貴陽、珠三角、長三角的高鐵建設,這很重要。昆明可以提供一個平臺,與這些城市互聯互通起來,為這些城市服務。我們也希望借用這些城市的優勢。最近,我們還召開了9+2城市市長論壇,共同探討九個城市的發展,成都、廣州、深圳等城市都在其中。

          菱形經濟圈很有意義

          NBD:您覺得昆明有什么產業優勢,怎么和這些城市對接、協調?

          李文榮:首先,昆明的優勢產業主要有資源性產業,包括生物制藥,我們是植物王國,有以中藥為主的醫藥產業。其次,昆明的冶金礦山資源比較豐富,但我們不能走過去那種高耗能高污染的路,要轉向深加工。第三,昆明的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這塊比較好,可以與其他幾個城市形成互補。

          NBD:您怎么看成都市最近提出的菱形經濟圈?

          李文榮:這個提法我們積極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是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很多城市都實行抱團發展,對于這個模式我們的態度是很堅定的。我們和西安還是友好城市,產業有互補性,高鐵建成后,我們的交通會更方便,人才、資金、物流這些都有互補性,這些都可以進行深入的研究,四個城市可以共同探討菱形經濟圈的發展。

          NBD:您覺得這個菱形經濟圈對絲綢之路有什么影響?

          李文榮:這等于打通了南北絲綢之路,北方絲綢之路是從西安出去,南方絲綢之路是從昆明這里出去,這個菱形經濟圈把南絲綢之路和北絲綢之路都概括進去了,而且這里是一個交匯區域,很有意義。

          NBD:昆明在菱形經濟圈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李文榮:昆明最大的意義是面向南亞、東南亞走出去。昆明這個城市有一個區位,特別是市場的輻射能力強,關鍵是看城市的平臺,這種價值可以讓區域之間的城市共同享用。昆明這個平臺一定可以為這個經濟圈做好服務,包括成都的優質產品也可以借道昆明出去。


           西安市市長董軍:將西部中心城市打造成中國腹地經濟新引擎

           古城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節點城市,正迸發出全新活力。

           3月10日,在全國兩會的陜西代表團駐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董軍。從這位在西安任職十余載的官員口中,記者感受到了他對西安借力“一帶一路”的強烈期盼。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長唐良智在兩會四川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向李克強總理匯報時提出一個全新構想——成都、重慶、西安、昆明構建“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這是一個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的設想。

          無獨有偶,董軍今年帶來的建議是國家支持西部中心城市協同打造“中國腹地經濟新引擎”。這兩個提法源于西部“一帶一路”支點城市抱團發展的內生需要。

          發揮中心城市帶動作用

          NBD:請您談談“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中,西部西安和成都等節點城市的作用?

          董軍:今年春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視察時,對陜西提出要追趕超越發展,這實際上也是對整個西部地區發展的要求。

          如何支撐西部追趕超越發展,實現與東部地區發展的良性互動、相得益彰,關鍵要有新引擎、新龍頭和新的增長極。

          國家在推進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框架下,應進一步完善差別化的區域發展政策,支持培育以西安等西部核心城市為龍頭的重點經濟圈,著力打造“中國腹地經濟新引擎”,使之成為我國經濟版圖中的“第四極”,引領和帶動西部地區追趕超越發展。

          NBD:成都提出打造“成渝西昆菱形(鉆石)經濟圈”,您也提到要著力打造“中國腹地經濟新引擎”,這背后說明的是什么?

          董軍:我們都希望國家在西部以中心城市為主,能夠像發展環渤海、珠三角、長三角這樣的辦法,來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帶動和促進“一帶一路”的發展。

          西安和成都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作為“一帶一路”的兩個重要節點城市,都會發揮各自的優勢和各自作用,怎么樣整合這種優勢,確實需要從國家層面上做出統籌安排。

          我認為我們的基本設想是一致的,在西部,把重要城市的資源整合起來,發揮這些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發展。

          NBD:您覺得西部目前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

          董軍:國家實施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應更多向西部傾斜,支持西部地區加快構建現代交通體系,包括高鐵、重載貨運鐵路、高速公路網、油氣管網、智能電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實現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積極引導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在繼續實行現有優惠政策基礎上研究制定新的措施,促使產業資本向西部流動、重大產業項目向西部布局,支持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切實增強西部地區追趕超越發展的“造血”功能。

          仍需國家大力支持

          NBD:在“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中,西安的優勢在哪里?

          董軍:西安擁有區位、科教、產業、口岸、歷史文化等突出優勢。西安地處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是聯通東西、輻射南北的重要樞紐,在交通、信息、物流包括基礎設施方面都比較完善。

          西安還是科教大市,有3000多家科研單位,63所高等院校,兩院院士60位,還有40多萬名專業科技人員,這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科技支撐。

          西安產業基礎雄厚,五大主導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旅游業等)均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豐富的能源資源、生態產業有著較強的互補性,在產業互融發展方面大有可為。

          西安雖然不沿邊不靠海,但有全國最大的內陸港,還有不止一個功能齊全的綜合保稅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在海關特殊監管模式和政策創新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能夠提供便捷的口岸物流服務。

          NBD:建設“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安的發展方向以及期待受到支持的領域分別是什么?

          董軍:西安科教資源豐富,創新綜合實力雄厚,但受體制機制等諸多因素影響,潛在創新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釋放。

          建議國家支持西安創建開放型體制機制創新城市,設立陜西(西安)絲綢之路經濟帶自由貿易園區,使之成為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的試驗區和示范區,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這一系統性工程的重要支撐。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