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毛大慶離職創業 萬科邀其任外部合伙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6
      核心提示:經過了半年多的猜測、分析,甚至八卦,毛大慶的離職傳聞,終于在2015年“三八婦女節”這天塵埃落定。 昨日(3月8日)晚間,毛大

          經過了半年多的猜測、分析,甚至八卦,毛大慶的離職傳聞,終于在2015年“三八婦女節”這天塵埃落定。

          昨日(3月8日)晚間,毛大慶在其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文稱,“……雖然不再于萬科內部擔任管理職務……我將繼續以萬科外部合伙人的身份,為營建萬科新的生態系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P>

          萬科于昨晚發出的一份內部知會顯示,已接受毛大慶的辭職申請,并邀請毛大慶在離任后以外部合伙人身份,繼續為萬科發展提供建議和助力。

          同時,萬科看好毛大慶將啟動的創新工場事業,將以財務投資者身份支持該項創業。毛大慶將在未來三個月時間內,妥善安排其離任的相關事項。


          大慶離職:從傳聞到現實

          萬科總裁郁亮最早一次是2014年9月在北京的記者招待會上回應了傳言:“這好比兩口子過得好好的,有人硬說他們鬧離婚。”他并稱“佩服記者的編劇能力”。

          其后不久,毛大慶卸任北京萬科總經理一職,出任萬科北京區域首席執行官兼北京公司董事長。作為萬科的明星職業經理人,曾擔任萬科北京公司總經理五年時間的毛大慶可謂功不可沒,他推動了北京萬科穩居京城房企第一陣營。

          萬科也成就了毛大慶。有開發商人士認為,毛大慶在萬科的日子里,已經做到了職業經理人的頂峰。

          有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此前,萬科方面還是在挽留。昨日(3月8日)公眾號“新京報微房產”稱,郁亮在當日已飛抵北京,預計將再與毛大慶深談一次。但挽留顯然無效,到了晚上,萬科就宣布接受毛大慶的辭職申請。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說,業內人士對毛大慶離職創業的態度,都是表示祝福的。


          萬科管理:業務料平穩過渡

          據了解,萬科實行的是“總部-區域-一線”的三級管理架構。近年來,為了增強業績增長動力,避免一線作戰人員受到內部掣肘,萬科提出了“一線當家”:除拿地、財務和考核歸屬總部外,其余均由一線公司主導,充分放權。

          一位開發商人士表示,萬科當時把毛大慶提為北京區域一把手,目的或是要把北京作為“實驗田”,向北京區域更多地授權。實際上,萬科總部的管理權力已經不多,原模式是向一線公司授權,目前收權必然會導致一線公司積極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區域一把手就很難有作為,給區域公司的授權就會比較有限。毛大慶作為職業經理人,“從心理上來講,職業經理人和老板終究是有區別的。”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個公司的大領導,更多的是一個指路人,干活依然要靠下面的團隊。企業是需要正常的新陳代謝的,其實也是給下面人機會。

          萬科上市前,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擁有公司40%的股權。1989年萬科上市時,王石放棄了萬科的原始股份,不當老板,當起了萬科的職業經理人。

          在萬科這樣的管理歷史沿革下,一名區域一把手的離職,對該區域的業務影響將不會很大?!巴跏鰢?、留學、爬山;郁亮去長跑,萬科照樣運轉得很好?!睔W陽捷說,(毛大慶的離開)應該沒有大的影響,萬科這類企業,公司架構和治理結構應該說都較完善。

          克而瑞研究總監薛建雄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說,萬科本身就是職業經理人制度,體制又相對完善,任何一個人離開,影響都不會太大。


          職位承接:將由劉肖出任

          萬科上述內部知會稱,任命現任北京公司總經理劉肖為集團副總裁,接任北京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北京公司董事長,兼任北京公司總經理。

          同日,萬科新任命了五位集團副總裁。除劉肖外,還包括現任深圳公司總經理周彤、上海公司總經理孫嘉、萬科香港管理部總經理闕東武和萬科建筑研究中心總經理王蘊。

          萬科官網顯示,1978年出生的孫嘉與1979年出生的劉肖一樣,亦出身麥肯錫。他畢業于哈佛大學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先后供職于麥肯錫咨詢公司、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2007年加入萬科,曾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

          由此,萬科一北一南兩個重鎮,目前均由“麥肯錫幫”掌舵,萬科進入了“麥肯錫時代”。

          來自福布斯中文網的消息稱,毛大慶宣布獨立創業,打造一個基于辦公室出租服務的創投孵化平臺。

          認證為“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的微博轉發此文并評論說,“毛大慶以46歲‘高齡’放棄近千萬人民幣高薪和半生打造的頂級職業經理人榮譽出來創業,其挑戰自我、擁抱風險、追求夢想的精神值得敬佩。萬科的馬拉松傳統是否點燃了他?傳統行業有大量優秀經理人,只要他們敢于追隨大慶的腳步,就能極大釋放自己的能量,參與把中國經濟推向新境界。我點贊大慶!”

          消息稱,毛大慶的創業項目中,徐小平和創新工場李開復等均有投資。該知會透露,應萬科邀請,毛大慶在離任后將以外部合伙人身份,繼續為萬科發展提供建議和助力。該知會表示,萬科看好毛大慶先生之后將啟動的創新工場事業,將以財務投資者身份支持該項創業。


          WeWork估值50億美元毛大慶欲做中國版

          根據目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最新獲得的信息顯示,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離職后將選擇自主創業,試圖打造中國版的WeWork,這讓創業辦公社區這一新穎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

          去年12月,位于美國、主打辦公場地租賃服務的WeWork宣布完成一筆3.55億美元的融資,公司由此估值高達50億美元,這足以顯示資本對該商業模式的看好。

          SOHO中國于今年1月宣布推出短期租賃辦公空間SOHO3Q,而去年獲得著名天使投資人雷軍投資的YOU+國際青年公寓也將于今年內在四個一線城市推出YOU+國際創業社區,創業辦公社區這一新的創業模式,在國內漸露鋒芒。

          這個被戲稱為“另類房產中介”的商業模式,到底隱藏著怎樣的魔力?


           “二房東”有了融資功能

          從商業模式來看,WeWork的做法是先用折扣價格租下整層寫字樓,然后分拆成單獨的辦公空間,再租給愿意挨著辦公的創業型公司。單從這一點來看,WeWork與所謂的“二房東模式”并無區別。

          2011年,投行出身的蘇菂率先開辟了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聚集辦公場地——車庫咖啡。據蘇菂說,3年間有400多個項目在車庫咖啡獲得投資,成功IPO的有3個項目。2014年,蘇菂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YOU+國際青年社區。

          YOU+國際青年社區創始人劉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創業者隊伍正在不斷壯大,近年來政府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支持創業。

          國內到底有多少創業群體?具體數字難以統計。但根據騰訊開放平臺于去年11月公布的數據,僅該平臺的創業者人數就已達500萬,同比增長400%,其中二、三線城市創業者增長率超過200%,超過50%的創業者在25歲以下。

          “不僅是創業者增多,天使投資者也在增多,他們也在思考如何能提高效率找到好的投資項目。”劉洋向記者表示,建立創業社區的目的不止是為創業者提供價廉物美的辦公環境,更大意義在于整合各類資源,為創業者提供創業所需的各種服務,甚至嫁接天使投資者,最終從單純的辦公室租賃,變為帶PE(風險投資)性質的創業項目孵化器。


          盈利模式需艱苦探索

          盡管市場需求龐大,但要在其中分羹并不容易。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對于美國,中國的辦公樓租賃占企業營運成本的比例較高,這是因為創業辦公場所往往對地點與交通便利性有較高要求。如果按照正常的價格,大多數青年創業者承擔不起這一成本,這也是像雷格斯這種在美國很成功的短期租賃辦公室服務商,卻在中國無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照互聯網模式去經營,給予青年創業者很優惠的租賃價格,這意味著,辦公場地與后續服務基本無法盈利,那么創業社區的盈利模式更接近于風險投資,即通過入股一個成功的項目獲取投資回報?!秉S立沖告訴記者,但在國內,目前PE/VC股權投資的成功率只有5%,如此低的成功率很難覆蓋創業社區高昂的成本投入。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也告訴記者,其實近幾年國內出現過不少零散的創業社區,但都無法把規模做大,最大的原因就是難以找到盈利點。在國外,所謂的創業孵化社區,多為政府出資補貼,如果完全市場化運作,實現盈利的屈指可數。

          “當然,毛大慶在行業的影響力與人脈資源,也許有助于其獲得較佳的創業項目,但如果沒有政府的補貼支持,要實現盈利也并不容易。”上述人士說。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