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行業相關 » 正文

      “保障房究竟保障誰”終于有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5
      核心提示:這就是媒體所評述的“住建部正為化解樓市天量庫存出新招”。本文不討論用納稅人的錢為開發商或炒房客埋單的合法性問題,只想推

          這就是媒體所評述的“住建部正為化解樓市天量庫存出新招”。本文不討論用納稅人的錢為開發商或炒房客埋單的合法性問題,只想推導一下拿商品房當保障房是不是也對中低收入人群有利。

          據報道,青島白沙灣片區保障房是全國最大保障房社區,這里已經成為一座空城,這里位置偏僻,缺乏配套設施。類似情況到處都有,各地的保障房往往不是一片空城,就是一張空頭支票。

          明眼人都能看出原因所在,政府一邊賣地,一邊建造保障房,當保障房管用了,中國式的“剛性需求”就不存在了,房價就炒不高了,連帶地價也炒不高,要想“土地財政”紅紅火火,保障房是不能管用的。

          記得5年前就有人質問,保障房究竟保障誰?直到最近,這個問題終于有解,日前福州市下發《關于福州市統購商品房和安置房、回購安置協議指導意見》,政府打算購買商品房充當保障房,除了福州,四川、安徽、江蘇、遼寧、內蒙古和貴州等地都有試點。1月20日,住建部官員明確指出,要指導督促商品住房較多的城市,出臺支持措施,將商品房轉化為安置房,促進棚改與利用存量房的有效銜接。

          這就是媒體所評述的“住建部正為化解樓市天量庫存出新招”。

          有一種價值導向正在中國大地上游蕩,使勁開發吧,玩命炒房吧,成功了,私人撈個夠,失敗了,政府來兜底,政府會用納稅人的錢為開發商或炒房客埋單,把商品房變成保障房,這種保障房究竟保障誰還用挑明說嗎?

          本文不討論用納稅人的錢為開發商或炒房客埋單的合法性問題,只想推導一下拿商品房當保障房是不是也對中低收入人群有利。

          直白講:住房不是為了住房,沒有一個人沒有住房,沒有一個人是在大樹上或大街上長大的,即使現在城市橋洞下有一些露宿的流浪者,沒準在他老家還有三間空著的大瓦房;住房是為了生產,這里的“生產”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物質生產,也包括人類的自身生產。

          物質生產,一個人到工廠里去上班了,他總不能住在深山老林里,也不能把一年一度的春運變成每周5天的往返,他對住房產生了新的需求,首要條件就是不能離上班的地方太遠,否則,賺到的錢還不夠路費。

          人類的自身生產,一個孩子出生要添置一個搖籃,等到他長大成人,談婚論嫁,他也對住房產生了新的需求,首要條件也是不能離上班地方太遠,因為建立家庭需要有經濟支撐,需要上班。

          現代城市的住房不能與功能區相距太遠,據此分析,現在中國樓市的天量庫存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離功能區不太遠,這些房子只要降價或降租,所謂庫存就能很快消化,另一部分離功能區太遠了,遠到在不該造房子的地方造了房子,這是誰決策的?當這些房子聚集起來變成了鬼城,現在有人策劃著要把中低收入人群忽悠進鬼城,拿人民的血汗錢,去填領導胡亂投資的無底洞,填了也白填。

          在不該造房子的地方造了房子,就像在不該修梯田的地方修了梯田,過去不是這些梯田種什么作物的問題,過去是恢復生態平衡的問題;現在不是這些房子住什么人的問題,現在是恢復業態平衡的問題。當今中國2年的水泥產量就超美國整個20世紀產量,巨量的水泥相當部分變成了巨大的鬼城,稍有大局觀其實不難推算,如果在所有鬼城旁邊都配上工廠,那么中國上空的霧霾將會無法消散。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