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以無房戶身份申請了一間面積為146.54平方米的單位集資房,大名鼎鼎的張導竟然是“無房戶”!?背后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這幾天,朋友圈流傳出一份導演張藝謀申請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影)單位集資房的申請書,面積為146.54平方米。網(wǎng)上立馬炸開鍋了。
值得注意的是,張藝謀是以無房戶身份申請單位集資房的。
那么這則消息會引起關注的原因,自然就是張藝謀的“無房戶身份”了,大名鼎鼎的張導怎么可能沒房子呢?
那么真相到底是怎么樣的?
張藝謀是廣西電影集團退休職工
張藝謀是廣西電影集團退休職工,對大部分人來說,這事可能還是第一次聽說。
熟悉電影圈的人都知道,張藝謀是陜西人,且成名于西安電影廠(以下簡稱西影),但他怎么變成了廣影的職工?
據(jù)華商報報道,1982年,張藝謀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被分配到遠離北京的廣影廠當攝影師。
張藝謀到廠里工作不到一年,就和其余3人聯(lián)名立下軍令狀要求獨立拍片。1983年,廣影廠投拍電影《一個和八個》和《黃土地》,導演分別是張軍釗和陳凱歌。當時的廠長韋必達大膽重用名不見經(jīng)傳的張藝謀擔任兩部影片的主攝影。
之后,張藝謀被吳天明借調到西影廠,他獨立執(zhí)導的《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電影轟動全國,并獲國內外電影大獎。很多人都把張藝謀稱呼為陜西導演,其實他的身份還是廣影廠導演。
張藝謀曾為廣影廠拍攝了《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影片。2008年,因為奧運會的貢獻,張藝謀和運動員李寧被廣西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授予“廣西杰出貢獻獎”,各獲獎金一百萬元人民幣。據(jù)悉,廣西電影集團人事部工作人員當時表示,張藝謀是西安人,但他的個人戶籍檔案、干部人事關系其實一直都在廣西電影制片廠。
來自中新網(wǎng)的消息也證實了上述華商報的報道。廣西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覃世純稱,張藝謀的個人戶籍檔案、干部人事關系一直保留在廣西電影制片廠,此前曾擔任廣西電影制片廠榮譽廠長一職,業(yè)務上屬副廠長級職務。2011年2月,張藝謀與其他100多名廣影廠改制后最后一批全額事業(yè)單位編制員工一道退休,現(xiàn)享有由廣西區(qū)財政負擔的正高級職稱退休工資。
廣影:這是舊賬,也是張藝謀的權利
由于中國影視行業(yè)經(jīng)歷了十多年的黃金發(fā)展期,而張藝謀又是中國商業(yè)大片最早的一批領軍者,張藝謀的財富故事也同他的作品一樣,為外界津津樂道。
信息時報根據(jù)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統(tǒng)計出了2004~2011年張藝謀的收入情況,這8年,他的收入總和高達1.8億元。
除了工作獲得的收入,張藝謀還涉足A股市場。上市公司樂視網(wǎng)(300104,SZ)發(fā)布公告稱,擬通過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xiàn)金的方式,共計作價98億收購樂視影業(yè),張藝謀獲得的總對價高達1.41億元。
張藝謀申請集資房一事受關注的核心原因,在于他擁有龐大的個人財富,為何此時卻作為一個無房者申請集資房?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廣影主管集資建房的項目開發(fā)部經(jīng)理黃健說,張藝謀自1982年起進入廣影廠當攝影師,此后不久被分配到一套房子。2000年,廣影廠進行全額集資建房,全廠無房職工均可參與,有舊房者可將舊房返還,再集資購新房。“張藝謀一直是廣影廠具有國家企事業(yè)單位編制的正式職工,有權享受一套合乎政策的福利房。我們不能因為他是名人,而否決了他的權利。”
黃健稱,集資房早在2000年就已建成,但因種種原因沒有辦房產(chǎn)證。如今手續(xù)資料齊全,廣影集團重新啟動房產(chǎn)證辦理,公示是一個正常手續(xù)。
根據(j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集資建房管理暫行辦法》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危舊房改住房改造暫行辦法》規(guī)定,享受過房改購房政策但住房建筑面積未達標的建設單位職工家庭,可有權申請福利房。中新網(wǎng)報道稱,此次張藝謀以無房戶身份購房,就是依據(jù)上述條例。
如今,張藝謀仍活躍在中國的影視演藝行業(yè),除了上述樂視網(wǎng)的并購,張藝謀還與上市公司三湘股份(000863,SZ)產(chǎn)生了交集。
三湘股份去年7月24日公告,計劃購買觀印象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9億元。其中一半用現(xiàn)金支付,一半靠發(fā)行股份支付。據(jù)證券時報當時報道,張藝謀間接持有觀印象25%的權益。
無論是樂視,還是觀印象,作為廣西電影集團退休職工的張藝謀,其工作重心已經(jīng)不是廣影。于是有人質疑,張藝謀是否應該享有集資購房的福利。
覃世純說,張藝謀通過自身的名人效應,為廣影廠所帶來經(jīng)濟和名譽上的效益,獲得上述殊榮實至名歸。“九十年代末,當時電影市場蕭條,廣影廠亦瀕臨破產(chǎn)。張藝謀自己找片源和資金,以廣影廠的名義投拍了《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片。不僅保證了廣影廠電影的年產(chǎn)量,留住了這塊牌子,并在國內外影展上屢獲大獎;還通過電影幫助廠里解決大批員工的生計問題。”
覃世純表示,近年來,廣影集團逐漸走出困境,投拍了一些商業(yè)電影。“只要有需要,張藝謀還是會運用他的才華和影響力,為廣影廠出謀獻策。”
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
點擊次數(shù):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