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恒大買進的消息走漏,萬科兩天漲了18%。萬科A離停牌前的高價,只剩一個漲停板。
這和萬科此前的洶洶跌勢,仿若天壤。
一向喜歡大場面的許家印,在A股剛剛正式亮相,就解放了一大波萬科股東:
首先是套牢的中小股民,這是證監會公開譴責文中,代表“資本市場穩定”的那一波。
其次,在停牌前高位沖入的安邦。不少圍觀者本以為他會是在低點出手的那位,但這個被打上特殊烙印的角色一聲不吭,神秘一如既往。
最感激涕零的,恐怕還是先后被爆倉質疑、空頭打壓的大股東姚振華。
“愛馬仕哥”從天而降,生生把他從生死線上拉回,不用讓他欠潮汕幫一個人情。
一些股吧里,出現了解放軍進城、老百姓(49.180, -0.70, -1.40%)夾道歡迎的景象。以至于恒大是否利用不實言論交易萬科股票,似乎都不重要了。
一份從恒大流出的資料披露,其持股成本17.6元/股。按8月5日股價20.95元計,幾天內,許家印賺了一二十個億。
他純粹是來萬科炒股的嗎?
做游資?不大可能
按恒大的官方說法,這是一筆財務投資。
短線操作,貌似也有些許老板的風格。但爭端持續至今,萬科已然不是一只簡單的股票,其走向已經被上升到“資本市場穩定、公司治理機制”的高度。
如以游資手法快進快出,很可能導致股價大起大落,讓本已亂作一團的萬科之爭更是一地雞毛。
個人認為,萬科之爭以來,真正的拐點,并不是此番許家印的入場,而是更早出現。
回憶一下此前的幾個片段:
7.22,證監會一反常態對萬科各方譴責:視資本市場穩定、公司發展、廣大中小股東股東利益于不顧。辭嚴色厲。
此前幾天,保監會項主席也在一次被公開的“內部會議”中,批評某些險資激進的投資策略,使其蛻變成眾人側目的“暴發戶”、“野蠻人”,對險資群體造成很壞影響。
再往前,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公開對萬科表態時,竟只字不提支持央企華潤,卻講要支持似乎跟他自己沾不上邊的“為企業好、為深圳好”。
三個監管機構異口同聲,或厲聲呵斥、或不敢袒護治下機構,將這些片段拼圖,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已經有更高層面對萬科之爭的狗血劇情表達了不滿。專業監管機構受到壓力,不得不表態警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幾方以原先打法,誰把誰弄死的可能性大大減小,萬科之爭進入尾曲成大概率。相應的,萬科股價暴跌的局面也會改觀。
如果只是想著沖進來撈一把就走,那是賺錢不要命的節奏了。作為政協常委的許家印,不會連這點政治意識都沒有,更顯得格局太小。況且萬科股票如今風聲鶴唳,誰能保證拋出大筆籌碼又能滿載而歸?
由此,炒短線不像是許家印的動機。
吃下萬科?腦洞太大了
近兩天,有很多人說恒大目標是吃下萬科,很大一盤棋。
但要吃下萬科,恒大至少要過四道關卡:萬科管理層、華潤、寶能和深圳政府。
坊間有分析說,恒大把地產業務注入萬科,老大老二合體,由萬科管理層操盤,許專心多元化。
腦洞夠大,但不可能。本質上,恒大文化與萬科間的抗性,并不小于寶能與萬科。王石郁亮為許家印打工的畫面,諸君可想象否?
華潤呢,也難。按照網易房產的披露,華潤此前已經婉拒過許老板接盤。既然在阻擊國企深鐵做第一大股東上發了當定大股東的愿,轉身又讓他人控盤,出爾反爾的帽子,傅育寧博士恐怕不敢帶。
至于深圳市政府,存在讓恒大入主萬科的空間。畢竟人家總部都從廣州搬來深圳,也算是地方招商的重要成果。但此番想獲得政府支持,恒大似乎還需要積累更緊密的信任和認可。
獲得支持的最大希望在寶能。
按說之前許老板在姚振華處,也吃過閉門羹。但此一時彼一時,客觀上畢竟拉了兄弟一把,寶能內心深處又是要離場的。另外從地產+保險模式和企業風格上看,兩家同氣連枝。
此番恒大殺入萬科,也不排除與寶能已有默契。待寶能股份解鎖,兩家易手的可能是存在的。這個話不是我猜測,深交所也是這么問的:恒大,你跟現在這些重要股東是不是一致行動人啊?
總之,恒大入主萬科的幾率,理論上存在,但不可能是花費91億真金白銀的核心動機。
攪局者VS解局者
許家印的訴求是什么?
7月下旬以來,萬科幾方的緘默,更像是因受到監管敲打所致,卻看不到和解的跡象。
寶能說,自己要做長期財務投資者。實則是交惡王石后無法與管理層合作,又不便迅速撤離的情況下,造出來的概念。他需要一個臺階。
華潤對深鐵定增方案的堅決反對,讓他接受重組形成萬科新格局的可能性也極小。
而在舉報寶能、質疑華潤后,管理層能夠出的牌更是極其有限。
萬科似陷入僵局。
8月5日,一篇疑似出自恒大的新聞通稿,假“一位分析師”之口,強調恒大進入,穩定了股價,有望終結萬科之爭,比其他所有股東更適合控盤萬科。
這種觀點著實有貼金、炒作之嫌。
許家印半路殺出,實被很多人視作攪局者。
但不可否認的是,攪局者既可能將清水弄渾,也可能將死局攪活。變數既多,選擇亦多。
從角色上看,氣質復雜的許家印,似乎與幾方均存在對話空間。
當然股權的結,終究得以股權來解。
目前恒大所持萬科已經接近舉牌比例成為重要股東,不排除其繼續吃進或接盤,成為影響萬科的一股重要力量。
看起來,這更像是許家印入局的動機。
以兩塊地的錢,將若干股東從泥潭中解放,捎帶手拿到十多億的浮盈,更有望干預頭號競爭對手的生死局。
這樣的體驗,對任何商業梟雄而言,都不啻為人生一大快事。
經濟觀察網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