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地產界知名大佬,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大佬的人生成敗和跌宕起伏。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正當所有人以為萬科股權之爭風云將定的時候,許家印突然殺出來了!
昨天,恒大公告,91億元買入萬科4.68%股份!
恒大公告指出,萬科為中國的最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其財務表現強勁。
萬科也發布公告:根據中國恒大集團(以下簡稱“中國恒大”于 2016 年 8 月 4 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的《須予披露交易—收購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 截至 2016年 8 月 4 日, 中國恒大通過其附屬公司在市場上收購 516,870,628 股本公司 A 股股份,占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 4.68%,總代價為人民幣 9,110,220,389.30 元。
許家印強勢出擊,各路資金望風而動,導致今日萬科迎來久違的漲停!
現在,王石可能懵了:一個姚振華已經夠麻煩的了,許家印又是來干嘛?而姚振華可能已經撫掌大笑!萬科漲停,足以讓寶能的杠桿資金擁有更多的騰挪余地。同時,市面上萬科的散戶股份越來越少,姚振華的控盤優勢得到穩固。
王石生于1951年,許家印生于1958年,可謂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而如今王石陷入了被動,身價不過1億多、不到2億。許家印的財富要大大多于王石。2015年10月26日,許家印以87億美元的財富位列《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八。
同為地產界知名大佬,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這兩個大佬的人生成敗和跌宕起伏。
一、同為工人出身,許家印家境不如王石
王石的父親比較給力。他的父親王輝是王震三五九旅的下屬,王震后來率工程兵團到深圳開發特區,其父亦南下全家到了廣州,后任柳州鐵路局局長。
王石當過工人。王石1951年出生于廣西柳州。在新疆做了5年汽車兵,轉業后在蘭州做了1年工人。由于其父在柳州鐵路局當領導,王石得以進入蘭州鐵道學院當了工農兵大學生,讀給排水專業。
許家印,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第二年,母親得了敗血癥,匆匆撒手而去,許家印從此成了“半個孤兒”。1975年在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畢業后,他幾乎做遍了所有的農村工種,在家務農。
許家印畢業后成為河南舞陽鋼鐵廠的一名工人。進廠兩年后,他成為車間副主任,第三年成為車間主任。
二、兩個人的第一桶金
1、王石的第一桶金:倒賣玉米賺了300萬元
王石1980年參加某招聘考試,進入了廣東省外經委,負責招商引資工作。待了6年。之后到深圳發展。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飼料中介商,通過倒賣玉米得來的,這讓他賺了300萬元,用倒玉米賺來的錢王石開辦了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從日本進口的電器、儀器產品,同時還搞服裝廠、手表廠、飲料廠、印刷廠等等。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之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83年王石到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工作,1984年組建“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任總經理。1988年,企業更名為“萬科”,王石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89年初,萬科完成了企業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一步,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了2800萬元資金。1991年1月29日,萬科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
2.許家印的第一桶金:在亞洲金融危機中逆襲
20來歲的許家印,有能力,很努力,但清高,不喜歡討好獻媚人。這讓他在成為車間主任后,一直得不到提拔。干了7年車間主任后,他對工廠失望了。
當時,流行下海。1992年,許家印來到深圳,揣著一份三十幾頁紙的簡歷,在深圳的各個招聘市場奔波。他進入一家叫“中達”的貿易公司打工。從業務員做起,幾經折騰后,說服老板一起到廣州干起了房地產生意。
在廣州,許家印操盤的第一個項目就賺到上億的利潤,但他卻只拿著3000多塊每月的死工資,沒得到,也得不到老板的業績獎賞。當他鼓足勇氣要老板給自己漲到10萬年薪 ,老板果斷拒絕了他。嚴格地說,是為了省下6萬多塊錢腦殘地放棄了他。
為生活,也為前途,1996年許家印開始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業時,白手起家,帶著七八個人創立了恒大集團。頂著亞洲金融風暴,他開始了在地產業的逆襲。在三年內,從當時廣州1600多家房企中脫穎而出,成為前10強。
許家印的第一桶金,比王石來的更晚一些,也更艱難一些。
三、地產的黃金十年:王石順風順水,許家印步步驚心
時代變革猶如巨浪奔騰。1998年,房改政策終于出臺,住房商品化取代了福利分房制度,房地產市場隨即迎來黃金時代。
王石最大成功在于建立了卓越的管理團隊
1999年,48歲的王石時就辭去總經理,交棒給如今的萬科總裁郁亮。1998年,萬科的銷售規模為22.69億元,凈利潤為2.02億元,2016年的銷售規模則為2600億,凈利潤259億。
1999年辭去總經理后,王石對自己的未來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規劃,“一方面想更親近自然,一方面也是向社會釋放一個信號,如果有哪個大企業要我去管理,我愿意受聘。當時,深圳市政府要拯救幾家大國企,曾經考慮過我,我也有思想準備,但后來他們內部意見不統一,我就一直在萬科了。隨著萬科發展成越來越大的一個平臺,就再沒有想過離開。”
進入21世紀,當郁亮領導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帶領萬科隆隆向前時,王石在親近大自然和探險方面也“登峰造極”,從北坡和南坡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曾設想70歲再登珠峰,然后進行“大航海”。想不到的是,58歲開始應邀在大學教書,接著開始訪學哈佛與劍橋。
許家印的步步驚心
1、拿下沒人敢接的項目
1997年正值亞洲金融風暴,國內企業界一片哀鴻,巨人史玉柱敗走珠海,秦池姬長孔身陷絕境。此時的房地產業更是深陷“政策晦明不定,經營半死不活”的泥潭。許家印離開中達,創立恒大,正好一頭撞上了這一行業低谷。
1997年,許家印拿下了廣州海珠區農藥廠的一幅土地,就是恒大開發的第一個項目金碧花園。廣州地產界一位資深人士回憶,這是一個沒人敢接的項目,“許家印把地皮刮了、重新換了土”。由此,許家印給他留下了“不是上天堂、就是下地獄”的印象。廣州的企業無論競爭多么厲害,表面都是一團和氣。但是從金碧花園開始,恒大打出了沿用至今的“開盤必特價、特價必升值”的口號,“別人都怕恒大開盤。”他說。就是這樣一個項目,創下了當年開工、當年開盤、當年售罄的奇跡。
2、發展速度過快,砸掉上千萬的花園!
2004年,恒大同時開發著金碧花園、金碧華府和金碧灣等13個項目,員工數量也猛增至2000多人,并躋身全國十強。就在恒大突飛猛進之時,一件事情改變了這匹業界黑馬的未來方向。
由于恒大發展速度過快,以致管理上的疏忽,定位于歐式精品項目的金碧世紀花園,中心園林工程出現了質量問題。許家印為此大發雷霆,他立即召集全體員工到場,在眾人面前親手砸掉了質量不過關的花園。
當時在場的一些老員工回憶:“上千萬元的造價啊,現在想起來都心疼。”
3、2008年,許家印和恒大差一點就倒下了。
2008年,一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資的計劃被迫擱淺。SOHO董事長潘石屹此時斷言:房地產業將在百天之內產生巨變。當時,恒大向全國拓展的37個項目中,僅有4個項目達到了開盤銷售的標準,資金缺口一度高達120億元以上。很多人等著恒大倒下,以印證“百日巨變”的預言。
為了補上資金缺口,許家印奔赴香港搬救兵。通過此前恒大開盤請明星助陣,許家印認識了英皇老板楊受成,借助楊受成的人脈,許家印又認識了新世界集團主席鄭裕彤。
關系雖然打通了,但談判過程卻一波三折。
談判拉鋸戰似地持續了三個月,許家印心急如焚。
為了取得鄭裕彤的信任,在這三個月里,許家印每周都要和鄭裕彤吃一次飯,并去鄭家打牌。他跟鄭裕彤玩鋤大地,跟其子鄭家純斗地主,有時牌癮大還會玩至深夜。
盡管許家印不太會講廣東話,鄭裕彤又不會說普通話,語言交流比較困難,但兩位在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
這番苦心并沒有白費,鄭裕彤成了幫助許家印渡過難關的關鍵人物。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機構,總共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恒大。其中,鄭裕彤通過旗下周大福以1.5億美元買入恒大3.9%的股份,成為這輪私募中的領頭羊。
趴在賬上的5億美元,加上鄭裕彤的力挺,使恒大負債率一舉降至65%,也讓許家印緩過一口氣。
2009年市場轉暖,恒大上半年銷售額便突破了百億元,銷售面積位列全國三甲,許家印借此一掃晦氣,重啟了上市計劃。
三、“遲到者”許家印,比王石強在哪?
在中國房地產歷史進程中,1997年才創立恒大的許家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遲到者。2006年,當他打好品牌和團隊的基礎,面對全國市場蓄勢待發時,一線城市已是一片紅海。而這一年,萬科年收突破200億元,碧桂園也達到80億元,而恒大僅有40億元。
當年,許家印只能仰望王石。
而如今,王石遇到危難,許家印卻開始笑傲江湖。
1、許家印更有危機意識
和許家印比起來,王石的人生可以稱得上順風順水。許家印在步步驚心的危機中變得成熟,而王石卻在安逸中麻痹了自我,給了姚振華以可乘之機。
2、許家印更具勇氣、更敢賭
“有1塊錢總想做20塊錢的事情!”有人這樣評價許家印。
據說許家印擅長德州撲克,這是一種勇敢者的游戲,打1萬的一把輸贏就可能是100萬,金融化的表述就是100倍的杠桿,而許家印在商場上的賭局比這個大得多。
在白萬鋼看來,王石和許家印代表了兩個極端:王石似乎不要今天、只要未來,談論眼前的問題會讓他不快;而許家印的哲學似乎是只要此刻。“這是由安全感決定的,沒有安全感的人會更看重眼前。”
3、許家印的夢想更大
王石的夢想是打造偉大的地產企業,而許家印的夢想顯然要更大一些。他搞多元化,還搞足球。如今,恒大已經向地產、金融、互聯網、健康旅游、文化體育和農牧等方向進軍。
許家印如同來自古龍小說中的人物,招式難看、迅疾,卻招招致命。他是這個功利時代中的一個極客,快速成功、急速成名。政府、投行,娛樂圈、體育圈,他長袖善舞。
他喜歡被人稱為“許教授”。據說,在一次喝醉酒后,他曾經問部下:我怎樣才能流芳百世?
四、當王石在追女人的時候,許家印在追馬云
選擇不同,結果也不同。
當王石在給田樸珺做“笨笨的紅燒肉”時,許家印卻為了拼事業、在追馬云。
2014年6月5日,阿里巴巴注資12億,獲得恒大足球俱樂部50%股權,在雙方簽約儀式完畢后,馬云和許家印回答了現場記者提問:
問:背后的合作怎么達成的,是許總追馬總,還是馬總追許總?
許家印:“從一年前我就開始追他,我說足球有很多快樂,不進來不知道快樂,說完了他沒感覺,過了三個月,馬云又找我打聽足球的事,前幾天在香港不小心給他喝醉,我問他恒大增資擴股你入不入,馬云說入,結果昨天上午9點,馬云找我談足球的事,當時我還在休息,但是聽到足球的事我立馬起來了,談了15分鐘就搞定了。”
你的時間花在哪里,決定了你的未來。
游學、爬山、劃艇,王石干著風花雪月的事。
許家印卻依然保持著創業者心態,依然是一頭猛虎。
他是私生活和王石截然相反。
有記者寫道:這個男人沒有特別的嗜好,不爬山、不跑步、不上微博、不接受采訪,宣傳企業時可以跟范冰冰走紅地毯,被問及私人生活時就完全封閉。在他不說話的時候,表情有些冷。
“他身上有河南人的那股狠勁,你看看鄧亞萍打乒乓球的表情,就能了解許家印的精神狀態。”一位早年和許家印一起創業的人這樣評價他。
五、誰是真正的英雄和冠軍
2013年11月9日,沸騰的廣州天河體育場,4萬多球迷高唱《歌頌祖國》,慶賀恒大足球獲得亞洲俱樂部杯冠軍。豪擲20多億人民幣、只用4年的時間,恒大足球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亞俱杯冠軍的球隊。
4年前,許家印擲下豪言“5年奪亞冠”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金元”足球會成功。現在,人們不得不承認,許家印的方式成功了,恒大足球不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聲譽,而且俱樂部還基本實現盈利。原本有人以為這是一幕充滿投機、娛樂的肥皂劇,最后演變成了一部勵志劇。
當初收購廣州足球隊時,許家印在不同場合一再聲稱:三到五年內奪得亞洲冠軍。
但中國足球本就積重難返,一家中甲球隊竟然豪言問鼎亞洲冠軍,這一時傳為足球界的一大笑談。
但后來,嘲笑許家印的人全都傻眼了。
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你看起來像一個英雄,而是你做到了什么。
搜狐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