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預期一致,經濟先行指數——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延續平穩態勢,2017年中國經濟平穩開局。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1日聯合發布數據,今年1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51.3%,比2016年12月微跌0.1個百分點,但連續4個月保持在51.0%以上,且為2012年以來同期高點,延續平穩擴張態勢。
“從1月份PMI指數表現綜合來看,2017年經濟開局良好,延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基本態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總的來看,反映供需變化的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向好發展態勢,不但指數水平較高,而且二者差距也相對較小,只有0.3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供需基本面良好,增長態勢均衡。
具體的數據顯示,在調查的21個行業大類中,雖然一些行業PMI指數有所下降,但仍有13個行業PMI指數保持在50%以上。從下降的行業來看,主要是產能過剩、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業,由于去產能加快、環保力度加大,加之春節因素影響,這些行業生產經營活動下降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但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保持加快發展勢頭,同去年12月相比,分別上升0.9和1.9個百分點,達到52.9%和55.7%,創下近年來的最高值。從行業基本面來看,整體保持恢復性回升,結構優化繼續深入發展。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看來,1月制造業PMI指數小幅下降,但生產指數繼續保持在53%以上的較高水平,工業運行繼續保持在景氣區間。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等指數均有提高,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提高。
國泰君安(19.160, 0.12, 0.63%)的研報指出,1月制造業PMI的下滑主要和春節因素有關,出口訂單和庫存指標均支撐經濟,發電耗煤等指標也不錯,春節后開工旺季將至,預計PMI可能會回升。方向上看,當前經濟仍處在加庫存周期,制造業投資增速加快,歐美日經濟整體好轉有利于出口,預計經濟在2017年一季度仍保持平穩。但因房地產、汽車的下行壓力,預計經濟下行拐點在二季度出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調查結果看,當月仍有超過四成的企業反映資金緊張和市場需求不足,降低融資成本和擴大有效需求依然是鞏固實體經濟穩中向好的關鍵因素。同時,受春節長假企業員工集中返鄉的影響,反映勞動力成本上漲和供應不足的企業比例有所上升。
陳中濤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值得關注的問題,主要是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快、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多,產成品價格上漲難,企業盈利空間縮小。
陳中濤表示,2017年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向好局面,要著重于改善市場環境,提高微觀經濟活力。一方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增加企業訂單;另一方面要推進供給側改革,降低企業綜合成本,改善企業盈利狀況。
“1月PMI指數表明工業企業對未來市場前景預期比較穩定,對春節后的生產經營所做準備比較充分。綜合研判,2017年經濟運行有望平穩開局。”張立群指出。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