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水泥設備 » 正文

      起底順豐帝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9
      核心提示:2017-02-02 10:12 1    王衛,這個低調的名字從5月23日中午開始占據各大媒體的頭條,他一手締造的“順豐帝國”,將借殼鼎泰

       

      2017-02-02 10:12 1
        
        王衛,這個低調的名字從5月23日中午開始占據各大媒體的頭條,他一手締造的“順豐帝國”,將借殼鼎泰新材登陸A股市場。據鼎泰新材發布公告稱,擬收購順豐控股100%股權。從財務數據來看,本次重組擬注入的順豐控股100%股權初步作價433億元。順豐目前擁有員工12萬名。2015年營業額481億元,利潤10.94億元。


        順豐公司可以說是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很多人用過順豐,也收到過順豐,甚至見過順豐的豪車、飛機,但是卻不了解它的發家史,不知道它的業務發展、經營狀況,更不知道順豐背后的男人——王衛。
        
        
      順豐的秘密

        “2013年我去面試的時候,在深圳市福田區新洲十一街的萬基商務大廈找了半天才找到順豐的總部。入職之后才知道,順豐的文化就是低調,低調到不想被外界注意到,幾乎不參加外界的活動。”一位順豐內部人士告訴野馬財經。
        “這和王衛一貫務實、低調,篤行悶聲發大財的風格有關,順豐成立以來,從未尋求媒體報道,或者主動發聲?!眲㈥幌蛞榜R財經分析。

        這次重組也讓一向悶聲發大財的順豐財務數據曝了光。公告顯示,其2013年至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73億元人民幣、389億元、48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31億元人民幣、4.75億元、10.94億元。

        同時,順豐控股還做出了利潤承諾,預計合并報表范圍2016年-2018年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1.8億元、28億元和34.8億元。

        公告還披露了2013年順豐控股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23.73元,2014年這一數據略有下降為22.54元,大致相當于同期同行業平均單價7.27元和7.49元的三倍。另外,根據國家郵政局《關于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稱,2015年度,順豐每百萬件快遞有效申訴數量月平均申訴率為2.06件,在國內第三方快遞服務企業中排名第一,遠低于全國平均的13.38件。這兩個數據反映出,順豐平均客單價更高,投訴率更低,利潤比同行更為豐厚。


        此外,公告亦披露了蘋果、華為、小米、優衣庫、中國平安等知名企業為順豐的主要客戶。

        
      順豐的發家史

        低調的順豐董事長王衛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江湖上關于他是馬云最佩服的人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
        
        據《投資者報》報道,王衛1971年出生于上海,父親是一名空軍俄語翻譯,母親是江西一所高校的大學教授。但生于典型知識分子家庭的他卻沒有上過大學。在王衛7歲的時候,全家人從中國內地移居到香港,但是父母大陸的學歷到了香港卻不被承認,使他們不得不去做工人,掙著微博的收入。這也使得從小嘗盡貧窮和歧視滋味的王衛在高中畢業之后不再讀書,而是選擇早早走入社會。他當過清潔工,當過搬運工,在叔叔手底下干過活兒,后來,在順德印染廠的一份工作令他開啟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香港服裝、印染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紛紛在大陸設廠,只把門店留在香港。很多工廠會派人在碼頭找人幫忙把印染樣品捎到香港。經常往返于香港與大陸的王衛看準這個商機,從父親那里借了10萬元啟動資金,在廣東佛山順德區注冊成立了專門送快件的順豐公司,那一年是1993年,王衛只有22歲,親自做派件工,第一年公司只有6個人。


        由于切中了市場需求痛點,很快順豐便以順德為基地,將業務范圍拓展至廣東全境。1999年前后,順豐以合作和加盟代理的方式開始了“快遞王國”的開疆拓土。

        26歲時,王衛幾乎壟斷了大陸境內的通港快件,據說,通港公路上的快件貨運車十輛中有七輛是順豐的。

        王衛曾把成功的原因歸結為:“我太太在我得意忘形的時候,不斷潑我冷水,讓我保持清醒和冷靜。找到了精神依托,信了佛教。隨身事業發展,個人的眼界和心胸上了臺階”

        加盟代理模式推廣后,一些加盟商常常在貨運中夾帶私貨,有的加盟商更是“借船出海”,用順豐的品牌給自己招徠業務,積累客戶。因為一個投訴電話,王衛決定強勢收權。由于動了合作方的利益,加盟代理商們聯合起來要給王衛“一點顏色”。曾一度揚言讓王衛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也是王衛開始啟用保鏢的由來。
        扛住了壓力的王衛,在2002年成功收權,順豐迎來了第一個重大轉折:從加盟代理制轉為直營制。同時,成立了深圳總部,定位于國內高端快遞。

        2003年,“非典”席卷全國,航空運價大跌,順豐與揚子江快運簽下5架包機協議,將快遞業從水陸級別提升到了空中。一舉奠定了“快遞之王”的江湖地位。

        
      順豐的布局

        “快遞”是順豐的起家之道,不過很顯然,王衛將目光投向了物流全產業鏈及電商、生鮮、物業、金融等更加廣泛的版圖,并依托順豐控股,重新梳理自己的“帝國”。

        自2013年引入投資開始,經過一系列的股權騰挪,順豐控股整合接收了明德控股(原順風集團)旗下嘉達快運、順豐物業及譽信有限旗下譽惠咨詢等公司,試圖打造包括存儲、運輸、調度等環節在內的物流全產業鏈生態,并開始進軍電商、生鮮、物業、金融服務等領域:

        就物流產業鏈而言,順豐控股提供商務快遞、國際快遞、電商快遞、倉儲配送、逆向物流等多種快遞服務,以及物流普運、重貨快運等重貨運輸服務,同時,還為食品和醫藥領域的客戶提供冷鏈運輸服務;在物流服務基礎上,順豐控股亦有開設保價、代收貨款等多種增值服務;此外,以物流起家的順豐控股,近年來積極布局金融領域,已經擁有第三方支付、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等多個金融牌照。


        而已經成為“順豐帝國”核心公司的順豐控股,其前身為“深圳市泰海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15日,截至日前,其股東結構圖如下:

        其中,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前身為順豐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從圖可知,順豐創始人王衛擁有順豐控股近68.40%股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5 年9 月底,順豐控股將商貿控股、順豐電商、順豐商業的全部股權轉讓出售,購買方同樣為順豐控股股東明德控股、招廣投資等,對此,《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為提高資產的運營質量,保護股東利益”。
        
      順豐的敗筆

        順豐這幾年一直在進行內部轉型。2014年5月底,順豐在杭州、深圳等全國主要城市開通518家線下網購服務社區店——“順豐嘿客”,并稱集團未來將投資近10億元將其打造為總數逾3萬家門店的大型社區O2O項目。
        但是,重金打造的社區O2O門店“嘿客”經營不善,行業人士推測這幾年累計虧損超過10億元。但因為順豐一直沒有公開這一數據,無從考證。

        “嘿客”項目很冒進,對消費心理學完全沒有理解。狹窄的體驗店里擺了零星幾個商品讓人網購,或者在店里上網購物,這種流量轉化效率很差,沒法和網購平臺競爭,也不是真正對線下到店流量的有效利用”。一家電商平臺的高管陳峰向野馬財經分析“嘿客”項目的失敗原因。


        此外,公告還披露了,在2015年9月底,順豐出售了商貿控股、順豐電商、順豐商業100%的股份。價格分別為10元、0.5元、0.5元。根據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在2015 年10 月31 日出具的坤元評報[2015]677 號、坤元評報[2015]678號《資產評估報告》顯示,對順豐電商、順豐商業在2015年9月30日全部股東權益采用市場價值法進行了評估,評估值合計為-525,460.55元。說明順豐電商、順豐商業在被出售之前處于虧損狀態。


        而在順豐官方主頁上曾經出現的“嘿客”子頻道展示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順豐優選”。
        
        在實體門店方面,順豐嘿客也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首家由嘿客轉型的“順豐家”也于今年5月在深圳南山區某處開業。據自媒體無冕財經轉述順豐速運負責人的說法,“順豐家”打通了“順豐優選”和“嘿客”兩條渠道,將線上網購服務和與線下配送功能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優化結合。


        轉型之后的近況如何?野馬財經就這一問題在5月23日下午與順豐公共事務部高級專員辜謙電話聯系,但是截至發稿前,辜謙并未接聽電話,也沒有回復。

        作為物流行業“帶頭大哥”的順豐,卻一直試圖在金融、電商等領域開疆拓土,“如果成功,無疑會極大提升其估值的想象空間,只不過目前看來,至少電商業務進展不太順利”,劉昊向野馬財經如此分析。
        
      快遞業的資本之戰

        順豐作為快遞行業老大,卻是啟動上市最晚的一家,并采取了短、平、快的借殼方式。此前,王衛在談到企業上市時曾公開表示:“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順豐在短期內不可能上市,未來也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為了圈錢而上市。”


        劉昊透露,在順豐發展的這20多年來,中資、外資、VC、PE各路資本找資源想要說服順豐接受投資,但是都被王衛婉拒。直到2013年,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古玉資本共同投資順豐約25%的股份,投資金額80億元人民幣。順豐方面仍對外表示,無意上市。


        這一次投資也被視為強強聯合的戰略投資。但是,野馬財經從這一次的公告披露中發現,8月引入投資之后,2013年9月開始,順豐展開了一系列的內部梳理架構的動作。包括由順豐控股收購嘉達快運、順豐物業、順豐航空等股權。


        除了投資機構的推動,據劉昊分析,順豐改變不上市的戰略,原因可能與競爭對手紛紛借殼上市帶來的競爭壓力有關。2015年12月2日,申通快遞宣布借殼艾迪西上市,公告披露置出原有資產,置入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億元。12月14日,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成為了快遞第一股。資本市場報以熱烈的反應,艾迪西連拉了13個漲停板。2016年4月,圓通速遞借殼大楊創世上市,作價為175億元,市場報以5個漲停板。


        此外,中通快遞也計劃赴美上市;民營快遞業第二梯隊全峰快遞去年啟動了D輪融資,全峰快遞總裁劉偉公開表態準備今年掛牌新三板;韻達快遞和郵政速遞也都有沖擊上市的動作。

        對于順豐而言,優勢雖在,但是眾多競爭對手都已經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助力。去年,在快遞行業的某些指標上,圓通速遞一度超越了順豐的江湖地位。除了這些對于快遞業老大地位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順豐還面臨著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和京東的自營物流的入侵,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實力不容小覷。順豐若還不走上市之路,會不會步民營體檢老大哥慈銘之后塵?外界有很多議論。


        顯然,王衛已經意識到了競爭格局微妙的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競爭對手的動作也給順豐帶來了刺激。2015年末,擅長資本運作的原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投資銀行部副主席梁翔加盟順豐,擔任集團副總裁。


        2016年2月18日,順豐速運發布了上市輔導公告,表明公司打算在國內上市,目前正接受中信、招商和華泰聯合三家證券公司的上市輔導。

        順豐終于走出了上市這一步,也將自己置于了陽光之下。

        有了資本助力的國內快遞業,即將展開新一輪海陸空升級戰,王衛操盤的順豐能否保住民營快遞業的王位,還是一個未知數.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