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水泥設備 » 正文

      做足一件事,中國民營制造便贏得黃金時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9
      核心提示: 今后5−10年是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如果中國制造業在這個時期,能夠穩健前行,則中國制造業將會成長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工業

       

       今后5−10年是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如果中國制造業在這個時期,能夠穩健前行,則中國制造業將會成長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工業力量。反之,則走向徹底的沒落。

        實業來炒匯,壯大民營制造業

        中國的民營經濟走向國際市場,有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整體搬家,另一條路徑是產品出口。

        我在調研中發現,很多民營企業實際已經讓產品走出去了。以汽車行業為例,搞零配件生產比整車賺錢多,300%左右的零整比算正常,高于600%、700%的暴利也很常見,還有的車型零整比超過1200%的,夠讓人咋舌的吧。而搞出口的,搶占國際市場的汽車零配件,更有“暴利”之說。所以現在,汽車零配件的民營企業動輒都是30億以上的銷售規模。很多世界的知名品牌,比如奔馳、寶馬等,他們的不少零部件都用的是“中國制造”。

        此外,由于人民幣貶值,出口型的企業又會賺一把匯差,而且比例還不小。以人民幣貶值20%為例,這就憑空多出來20%的匯兌利潤。所以民營經濟的產品出口,今后大有所為,這也會壯大一批民營制造企業,引導資金投入到實業和制造業當中。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這等于是用實業來炒匯,就是這么簡單。

        政府大訂單會為中國制造業帶來新希望

        一般來說,政府大訂單都是國有企業的天下,尤其是國防軍工領域。但這種情形已經隨著《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的公布出現了改變。隨著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公布,軍工領域也向民營企業打開了口子,而且出人意料的越來越大。

        最新公布的新版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大大減少許可審批的范圍,新版目錄比舊版目錄許可項數減少了62%,一下子砍掉了一大半的審批。

        按照要求,民營經濟加入軍工生產,最關鍵的是要有“三證”:保密認證、質量認證和軍品科研生產許可證。許可證也分級,第一類許可,即“核心軍工”的科研生產許可;第二類許可,是武器、裝備的一般分系統和其他專用配套產品。對第一類許可證,一般只給予核心國有軍工企業,非公經濟通常僅可申請第二類許可。民營、外資機構和企業要獲得第一類許可證,加入“核心軍工”的隊伍可能性極小。

        可這種情況從今年開始出現了很大的改變。從準入數量來看,軍工單位占1/3,民用的國有企業占1/3,民營企業占1/3,已經三分天下了。就此而言,民營企業增長趨勢明顯。未來10年內將很有可能誕生一批高速成長的民營軍工企業。

        2014年的軍費開支是8299.51億元,2015年是8868.98億元,這是典型的政府大訂單市場。我們在山東看到,有很多民營企業開始與軍工生產接軌,有的甚至涉及到核潛艇等高精尖領域。而這些大訂單領域的出現,無疑又為民營經濟擴大了市場空間,有了新的成長機會,為中國制造業帶來了新的希望

        民營制造企業重組為制造業財團,才能更好獲得金融支持

        制造業發展需要金融業的支持,但這種支持并不容易。

        很多人指責銀行不愿意貸款,但我并不認為銀行在金融支持方面是袖手旁觀,銀行也是企業,它有理由認為企業既然運營得法,自然就能夠取得擔保和抵押貸款;如果有很大風險,那正好證明不給你貸款是正確的。因此,我認為,具有一定風險的資金需求,可能企業更多的要考慮各種社會融資,把社會融資作為主要的方向。

        我認為,在制造業的民營企業獲得金融支持方面,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規模上。很多銀行的產品,都有規模上的要求,規模太小了,銀行沒法安排。所以,我的建議是,未來民營企業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重組為制造業的財團,擴大規模。現在的銀行業,對于集團客戶是有信貸政策支持的。

        我建議的重組方案是,一是交叉小比例互相持股,二是共享管理信息,三是共享市場,四是共享政策。也就是,“一交叉三共享”,以此來合組財團,擴張規模,贏得更多的銀行信貸,把握發展機遇。

        我認為,在財團的重組過程中,政府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重點是兩個,一個是推動其重組,一個是控制其風險。財團在管理上,財團內的企業可以獨立決策,但一定要有機制來分享管理信息,政府在其中應該扮演關鍵的裁判人。如果是大撒把,很可能出現有的企業拿了錢一走了之,導致財團失去信用。

        優勢制造業轉入成套設備

        現在中國制造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中國制造業最核心的企業,都在紛紛轉入成套設備的制造領域,以紡織行業和汽車零配件行業最為明顯。我看到很多企業,要么在自己設計生產線上的成套設備,要么在使用中國產的成套設備。我甚至在四川的大山深處看見一家糧食生產企業,自己組合設計生產線,全部使用國產設備,生產效率非常高。

        從終端產品的生產,組裝,再到成套設備,而讓別人去搞終端產品,這是制造業的進步和升級。一家民營企業告訴我,他用拉床生產出的產品,比數字加工中心做出來的還要好,被選為軍工產品。

        這些中國制造的成套設備表明,中國的制造業正在進入一種結構化進步的時代。過去是引進設備來生產,現在是自己制造成套設備,自己生產或是讓別人去生產。過去只有日本和歐美能做的設備,中國現在都能生產。我們現在的制造業,已經不僅僅是消費品生產了,我們與發達國家一樣,開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制造業時代。

        PX項目之成敏感問題,與簡單粗放的政府工作方式有關

        在這里,我想談點敏感話題。我認為,現在PX項目之所以變成敏感問題,就是與簡單粗放的政府工作方式有關。如果將政府工作能力納入考量,則選址的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了。

        PX項目在國內掀起了很大的社會波動。但就實際調研來看,這個敏感問題并不敏感。PX項目現在之所以變得敏感了,主要是安全方面的擔心,而安全問題在PX項目主要是設備安裝的危險。只要安裝沒有問題,按照標準來做,則整個PX項目是不會有問題的。

        調研中,一位總師開玩笑講,PX項目的裝置比核電站簡單多了,中國的核電站技術早就過關了,煉油廠也到處都是,能有什么問題?現在的化工企業,早就是實現數字化管理了,跑冒滴漏輕易就可發現,而且那是絕對不允許的,可以全程自動化監控。生產的地方,連人都沒有,怎么會有危害?


        PX產品是化工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對于國內搞PX項目,我的意見是,要以人口密度為首要選擇條件,人口密集的地方就不要建設了。我國地域遼闊,煉油設施的分布也極為廣泛,所以選擇機會是很多的。山東表面看人口密集,但有些地區實際人口相對稀少,而且具有煉油廠的地方也是有的,因此值得考慮。

        對于中國制造業,我的總體看法是:目前乃至今后5−10年是最關鍵的一個時期,如果中國制造業在這個時期,能夠穩健前行,則中國制造業將會成長為世界上的一支重要工業力量,絕對不會被印度等國超越。反之,則中國制造業真的會失去機遇,走向徹底的沒落。

        (本文作者介紹:安邦咨詢創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員、博士后導師、著名智庫學者、信息分析權威專家。他是“新絲綢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提倡者,他同時也是中國陸權理論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緣政治戰略和城市發展戰略。陳功先生長期擔任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多所中國大學的教授及博士后導師。)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