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8uuuk"><sup id="8uuuk"></sup></ul>
    • <ul id="8uuuk"></ul>
    •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看點 » 水泥設備 » 正文

      葉檀:我眼中最有前景的十個衛星城(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7  瀏覽次數:8
      核心提示:我寫過中國最有前景的十個城市,以及最沒有前景的十個城市,各種議論“排山倒海”。 寫這些文章與當下經濟發展階段相契合,既點

        

          我寫過中國最有前景的十個城市,以及最沒有前景的十個城市,各種議論“排山倒海”。

         寫這些文章與當下經濟發展階段相契合,既點出了未來投資重點區域,也希望這些暫時落入低谷的城市能夠填平洼地順利發展。

         2008年以后中國經濟轉型,投資回報率到達臨界點,制造業必須轉型,固定資產投資順理成章帶動了城市化進程。

         中國正在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有各自的經濟特色,也有各自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正在形成三大國際級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較為成熟,而內部落差最大的城市群京津冀,終于在中央的關心下,有形成城市群的趨勢。

         城市群形成,就有核心城市,就有衛星城,我們分析了核心城市之后,進一步分析哪些衛星城比較靠譜。

         在篩選衛星城的標準上,我們團隊挖掘了統計公報、城市規劃中與衛星城發展密切相關的數據。

         首先,衛星城在核心城市200公里范圍以內,利用軌道交通在90分鐘以內可以到達。衛星城有自己的獨立基因,但沒有強大到像天津、杭州、蘇州這樣不可能成為其他城市衛星城的地步。

         其次,所謂的核心城市必須已經有溢出效應,衛星城才能成為承接地。以前北京有燈下黑效應,華北所有的資源都往北京集聚,現在北京受制于自然資源等因素,資源必然向周邊溢出,才可能在北京周邊形成一圈衛星城。

         換句話說,只有有資源溢出效應的大城市才有衛星城,其他城市再重要也無法形成衛星城。從這個角度出發,只有北上廣深有衛星城,而武漢、鄭州還像20年前的北京一樣,不斷向外拓展城市邊界,周邊城市的資源在向武漢、鄭州集聚,不可能形成衛星城。

         第三,承接核心城溢出,衛星城必須有區隔于衛星城的行政區劃,有經濟基礎,既有資源又有人才又有文化特色,不會被核心城市這個黑洞所吸附。

         根據上述幾個條件,我們將三大城市群的所有衛星群篩選了一遍,篩選出了十大最有前景的衛星城,如大家所料,也有我們不看好的衛星城。

         必須強調的是,城市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個寫的城市就最糟糕,最后一個寫的最糟糕。

      第一篇從長三角開始。

         根據“上海2040”草案,上海確立了2040年的發展新目標——卓越的全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為完成這一目標,劃定了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在內的“1+6”上海大都市圈。總面積2.9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5400萬,這里將是上海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形成90分鐘的交通出行圈。

         在此都市圈之外的城市,從區劃上說不可能成為上海的衛星城。但寧波、蘇州、無錫等過于獨立的城市,同樣不可能成為衛星城。

        我們的篩選目標城市非常明確。
       
      一 昆山

        
         我有一次坐在飛機上,邊上一位臺灣同胞說要回“上海”,到了上海,才知道人家回的是昆山,他有企業在昆山。這則軼事說明了昆山與上海的血緣關系。

         今年1月4日,昆山規劃局公布《昆山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簡本)》,規劃中除了包含有大家所熟知的S1號線及其支線外,還有另外3條軌交線路,分別為:蘇州市域軌道S2線、S3線以及昆山城市軌道K1線。

         S1號線從蘇州到昆山花橋,全長41公里; S1支線從昆山到太倉,全長7公里; S2從蘇州到太倉,全長30公里; S3從蘇州到上海,全長25公里; K1從昆山周市到昆山張浦,全長26公里——昆山成為上海、蘇州的腰眼,與上海、蘇州同城化。

         昆山開啟了蘇昆滬、蘇昆太時代,根據昆山的城市規劃,截止2030年昆山城市的性質是“國際知名的先進產業基地,毗鄰上海都市區的新興大城市,現代化江南水鄉城市”。

         目前,高鐵、動車從上海到昆山5到10分鐘就有一班,11號線從迪斯尼直通花橋,無怪乎有人把昆山視作上海的一部分。

         從軌道交通、產業結構、人才方面看,可以看出昆山具有實現目標的現實基礎,既有經濟基礎,又有依附在發達經濟之上的水鄉文化。

         昆山是蘇州地區外向型經濟的代表城市,工業非常發達:2015年第一產業占比0.93%,第二產業占比高達55.05%,第三產業為44.02%。這已經是工業占比下降之后的結果,2010年第二產業占比高達64.077%。

         從1978年后的整個市場改革開放階段,以昆山為代表的地區是溢價最高的地區,掘出中國現代工業社會時代最大的一桶金,工業下行之后,昆山又成為城市群形成過程中最受益的地區。
      不僅如此,在產業鏈形成的過程中,昆山已經有了企業家、技術人員等完整的人才鏈條,有4個國家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筆者曾經參觀過昆山杜克大學,雖然不大,但內部環境是國內一流的。

         加上蘇南文化與上海比較融合,滬漂樂意在昆山購房,昆山房價與上海外環房價銜接。
       
      二、太倉
       

       
         太倉城市獨立基因較少,經濟相比昆山并不發達。

         但太倉有兩個優勢,一是距離上海的寶山、嘉定、崇明非常近,區位優勢好,既可能通過軌交形成密切的城市群,也可以與上海可以形成上下游產業銜接,二是融入上海的意愿十分強烈。

         太倉城市規劃是“突出臨滬優勢、全面對接上海,承接上海制造業轉移,建立滬太上下游產業配套”。

         太倉與城市的產業鏈逐步形成。“十一五”期間,太倉引入上海項目投資額每年幾億元,占引進內資比重不足10%。“十二五”期間,太倉共引進529個滬上項目,注冊資本130.71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88.6%,上海項目占引進內資的比重將近30%。

         太倉作為港口城市,嵌入上海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的一部分。太倉港三期工程正和集裝箱碼頭,由太倉港與上海港合資經營,上港集團占45%的股權。上海港江海中轉功能轉移到了太倉港,上海洋山港則突出國際航運中心。

         緊鄰上海寶山區的瀏河人民醫院已經全面托管給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并冠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九院太倉分院”。

         雖然與昆山等市相比,太倉的經濟基礎、人才基礎有所不如,但架不住地位優勢以及迫切的融入之心。上海人也很歡迎。太倉超3成新建商品房為上海人所購買,瀏河鎮更是超過7成。

         昆山與太倉已經成為上海的外環之外環。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上海外環以外為每平方米18127元,據百城房價數據,同年昆山為每平方米11767元,太倉為11600元,承接了上海外環以后的部分需要。雖然太倉房價不如昆山高,但近六年增速超過昆山:從2010年到2016年,昆山房價上升34.66%,太倉則為62.01%,太倉基數低空間大。

          太倉目前最糟糕的是交通,上海到太倉沒有軌道交通,只能開車或者坐大巴。估計會在這兩三年內完成,根據上面昆山的軌道交通,未來太倉將融入上海、蘇州城市軌交,而去年10月,滬通鐵路太倉至四團段前期工作近日啟動,這一鐵路貫穿了上海、蘇北南通與蘇州地區,太倉貫穿于核心區域。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
       
       
      [ 行業看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看點
      點擊排行
      ?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售前郵箱: 941119950@QQ.com
      售后郵箱: 364905246@QQ.com
      中國水泥商城

      24小時在線客服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