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無錫發生大事。房地產新政2.0版本正式開啟。
無錫市正式發布新修改的《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將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消60平米購房準入要求,租房者也可申請落戶。有落戶意愿的群眾凡在無錫市租住經房產管理部門辦理租賃登記備案的合法租賃住宅,同時具備參加無錫市城鎮社會保險、申領(簽注)《江蘇省居住證》均滿五年(宜興為均滿三年)條件的,準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來錫落戶。
不僅無錫,有諸多城市或多或少地發布了支持租房的新政。
7月中旬,廣州就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學提出“租購同權”。鄭州、揚州、濟南等地近期提出或擬提出“租房可落戶”的舉措。
濟南則是,取消投資納稅、購買房屋等落戶限制,對市內五區以外常住戶口人員,在該區域內同時具備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且按規定參加本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滿2年,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在居住地申請落戶。
揚州明確,合法穩定住所,是指購買、自建、繼承、受贈的產權住房、國有經濟組織產權住房、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在房管部門辦理登記備案的租賃房屋。
諸多城市發布新政,絕非這些城市良心發現,而是中國的人口流動與房地產新政到了關鍵時刻,是頂層設計的結果。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先后下發《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兩個文件,規定了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方式設置落戶限制。
今年7月,住建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廈門、武漢、成都、沈陽、合肥、鄭州、佛山、肇慶等12個城市成為首批試點。九部門共同發文,可見上層之重視,對于嚴重依賴房地產的地方政府而言,近期新政,恐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新政發行,剛好與中國人口流動、房地產新周期契合。
2015年,中國流動人口首次減少。
“十二五”期間,我國流動人口年均增長約800萬人,到2014年年末達2.53億人。另據國家衛計委流動人口司發布《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截止2015年,我國流動人口規模達2.47億人(占總人口的18%),流動人口下降600萬,相當于每六個人中有一個是流動人口。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 2016年末全國流動人口比上年末減少了171萬人,流動人口數量繼續下降。
一二線城市的農村與中小城市在福利方面的溢價已經沒有多大區別,一線城市人,資產財富比城市人多,上海浦東農民、北京望京農民,那都是被被富豪啊。戶口改革的成本不再那么高,此時不改,更待何時?
正好,這一周期與中國房地產大周期相吻合,政府退出房地產唱多陣營。按照統計局數據,2017年6月,中國房地產開發、銷售(月)商品住宅待售面積3.5169億平方米,IMF2015年春會期間提供的數據,中國樓市的空置率達到10億平方米。就算折半,一共8.5億平方米。
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人均居住面積為40.8平方米,可供2100萬人左右居住。
任何周期到來,大部分人都難以察覺。房子還在搶,租金也沒跌,但溫水煮青蛙,青蛙總有煮熟的一天。
這并不意味著房地產紅利徹底消失,也不意味著大城市戶口紅利的徹底消失。申請常住戶口是要有標準的,或者大學畢業,或者創業有成,或者是技術工人,或者是留學歸國者。
鄭州為外來務工人員落戶設置了在鄭州參加城鎮社會保險滿2年的條件;揚州要求擁有穩定就業并不間斷繳納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滿5年;濟南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對市內五區(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以外常住戶口人員,在該區域內同時具備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合法穩定就業且按規定參加本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滿2年。無錫為租房落戶設置的門檻是: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申領(簽注)《江蘇省居住證》均滿五年(宜興為均滿三年)。
估計房地產市場一開始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租金逐漸上升,房地產逐漸企穩,等到試點城市功成,經濟轉型成功,空置房收稅,或者直接征收房產稅,可收一網打盡之效,那些最后飛的鳥,肉全被吃了。
最后,還會發布新的地方法規,保障租房者的權益。
租金回報率上升,最終與房地產購房收益取得平衡,讓大家覺得買房也沒有太大的好處,房地產自然恢復平衡。但是我估計,趕上無風險收益率,綽綽有余,以今年來說,回報率當在3%以上。
新時代來了,這次新規旨在為租房者落戶掃平障礙。
以前是政府逼迫買房,因為不買房就不能落戶,不落戶就沒有養老、入學等一系列公共福利?,F在,無錫正式宣告,租房的人也可以落戶了,附著在房地產上的公共福利下降。如果說,以前是逼迫買房,現在,則是政府從房地產的做多陣營中退出。
如果政府大部退出,你還在里面干什么?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