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熟料日產生產過程中,熟料破碎機承擔著將大塊熟料破碎成合適大小顆粒的作用,破碎機每天24小時連續運轉,可以說破碎機是整個篦冷機的咽喉。由于錘頭連續打擊熟料,錘頭的耐磨性和其固定方式就很重要。老式破碎機存在錘頭易磨損及容易脫落的問題,另外由于熟料破碎機粉碎的是高溫熟料,破碎機軸承在運轉過程中可能會由于熱輻射的原因,軸承溫度偏高。
為了提高熟料破碎機的可靠性和運轉率,對其結構做了以下改進。
1. 錘頭固定方式的改進
a. 原有設計 b. 改進后設計
圖1 錘頭固定方式前后結構對比圖
如圖1所示,改進之前錘頭部分通過銷軸固定在破碎機圓盤上,銷軸兩端通過軸端擋板固定,此時的軸端擋板緊貼圓盤用螺釘固定,軸端擋板暴露在圓盤外端,在生產過程中,由于熟料的沖刷,軸端擋板僅靠螺釘固定極易脫落,從而導致銷軸及錘頭的脫落。為了避免熟料對軸端擋板的沖刷而導致其脫落,我們修改了圓盤的設計,將軸端擋板在圓盤內側固定,并在螺栓寧緊后,將軸端擋板和圓盤之間間斷焊,有效的避免了錘頭脫落情況的發生;同時錘頭可以360°旋轉,減少因大料堵塞而造成的停窯事故。
2. 轉子部分軸承溫度偏高的改進
如圖2所示,改進前破碎機殼體和軸承之間的距離為270mm,殼體和軸承之間的距離較近,在生產過程中有時遇到篦床上熟料過多,而得不到及時冷卻的情況時,熟料破碎機機殼體部分的溫度將會偏高,軸承和殼體的距離太近,由于熱輻射的作用,會引起軸承溫度一起升高,導致軸承在高溫下工作,降低了軸承的使用壽命,為了盡量減少軸承溫度由于殼體熱輻射帶來的溫度升高,在不影響破碎機轉子擾度的情況下,我們將破碎機殼體和軸承之間的距離由原來的270mm增加到了320mm,另外通過和轉子相連接的風葉的作用,對軸承部分起到了很好的冷卻作用,有效地降低了軸承工作時的溫度。
3. 熟料破碎機軸承潤滑部分的改進
我院設計的篦式冷卻機部分采用的的干油站集中自動潤滑系統,在以前的設計當中我們把篦冷機所有潤滑點統一通過干油站自動加油,但是篦冷機系統除了熟料破碎機部分屬于高速運轉之外,其余的部分都屬于低速轉動,兩者之間的潤滑油的需求量相差較大,在生產中往往出現熟料破碎機部分供油不足而其它低速轉動的潤滑點部分供油偏多的現象,造成了潤滑油的浪費,因此我們此次將破碎機軸承兩端改成人工手動加油,每8個小時人工加一次。同時在熟料破碎機兩端的軸承蓋上加裝了測溫裝置,能實時監控破碎機軸承溫度。這樣有效地避免了軸承潤滑不足的情況的發生,延長了軸承的使用壽命。
a. 原有設計 b. 改進后設計
圖2 軸承處前后結構對比圖
4、熟料破碎機入口端機架的改進
篦冷機熟料破碎機入口端老式設計是采用的平口設計,遇到大塊熟料時,容易導致熟料卡在破碎機口處得不到破碎,此次將該處的入口設計改成敞口設計,可以有效地消除破碎機開大塊熟料的現象,改造前后結構變化如圖3所示。
a. 改造前 b. 改造后
圖3破碎機外形前后結構對比圖
實踐證明以上對熟料破碎機的改進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并明顯提高了熟料破碎機的可靠性和運轉率。